典籍中的文字也是源头活水。山东济宁高新区一家动漫企业推出的《孟母教子》《论语智慧》等数字图书,读者阅读时,用手机扫描书中二维码,就可在视频平台直接观看相应的动画片。
对古籍文字的传播和活化也是总书记一直关注的话题。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考察时,看到《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总书记饶有兴趣地拿起来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总书记亲自带货,让图书的作者至今记忆深刻。
曲阜作为孔孟之乡,一直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前不久,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主题展在孔子博物馆开展。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市文物局、杭州孔庙等多家文物典籍收藏单位收藏的371册《论语》实物展品进行了集中展示。主题展上外文《论语》译本、《论语》古籍善本、《熹平石经》中《论语》拓片等多件珍贵文物,让不少来参观的儒学爱好者大呼过瘾。
其实,《齐论语》重见天日与观众对话的过程就是一个文物活起来的典型故事:2014年,在海昏侯墓考古过程中,一堆不起眼的竹简引起了考古人员的重视。经过考古人员的深入考证,发现这竟然是失传了近两千年的《齐论语》。
2021年6月,总台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讲述了齐论语重见天日的故事。历史、文化工作者接力赛跑,让更多的人得以亲近传统、了解中华文明的文化典籍。
孔子博物馆馆长郭思克:《论语》是儒家最经典的作品,但是现在年轻人对它了解不多。我们想在博物馆做一个展览,通过一些文物和典籍,运用一些实物的手段,对《论语》进行一个全新的解读,让现在的青少年朋友能够走进博物馆,能够读懂《论语》。通过文化体验,进一步树立文化自信,凝聚民族之魂,增强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凝聚民族之魂,增强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这是文物活起来的根本之义。激活文物内在价值,不但要让文物影像动起来、博物馆陈走出去、国风国潮红起来,还要让文物“说话”,讲述历史上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发人深省的探索,源远流长的文明,以及在传承中厚植的精神,从历史与今天的对话中,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中国人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