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八佰》方言那些事:民国“广普”是桂林口音,“阿拉”还不是上海话(3)

《八佰》方言那些事:民国“广普”是桂林口音,“阿拉”还不是上海话(3)
2020-08-31 21:40:20 东方网·纵相新闻

“他的山东口音正好和当时的‘闯关东’的情况是符合的。当时闯关东来到东北的群体中,山东的、宜宾的非常多。”

《八佰》方言那些事:民国“广普”是桂林口音,“阿拉”还不是上海话

在中国电影历史上,普通士兵说方言是近一二十年才被接受的事。著名电影人石挥的影片《关连长》(1951年)就因让主角讲山东话而招致批评。从《八佰》不难看出,说方言让人物形象更“接地气”,更加真实、鲜活。

《八佰》方言那些事:民国“广普”是桂林口音,“阿拉”还不是上海话

(图说:1951年讲述解放上海的影片《关连长》)

片中大量使用方言之外,也有“谢团长”“方记者”这样使用“当地普通话”的角色。在清末民初,现在的普通话被称为“国语”或“官话。”中国推广“官话”很早就开始了,但碍于技术原因,推广速度和范围都比较受限。这一点在片中也不难看出。

“官话”一词最早在明朝出现。当时来到中国的传教士利玛窦发现,中国各省说的话各不相同,但有一种通用的语言称为“官话”。他在书信里写到:“学会了官话,可以在各省使用,就连妇孺也都听得懂。”

到了民国初期,“官话”一词被“国语”取代。1923年,中华民国政府确立了通行至今的“国语官方语言”,其书面基于现代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语法,口语基于北京话语音。国共内战之后,由于政治历史原因,大陆改称其为普通话,台湾依旧称国语。

《八佰》方言那些事:民国“广普”是桂林口音,“阿拉”还不是上海话

在郭晔旻来看,片中方记者在四行仓库进行采访时,说的是“上海普通话”而非纯粹的“上海话”,说明当时大家已经认同国语是和各地民众互相沟通的一个工具。

“包括最后和谢晋元谈判的特派员,他可能是河南或者中原官话的口音,方言本身就比较接近普通话,所以不需要改变自己的口音,但谢晋元仍然是说广东普通话。大家都是在用国语进行比较严肃、比较正式的交流。包括影片里租界的捐款宣传,大喇叭里也是在用国语进行宣传,也说明即便当时国语的普及程度可能不像我们现在这样高,但是大家都已经有了用国语来进行互相交流的意识了。”

(责任编辑:李平书 CN080)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