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季默的配乐会不会有点过了?
观看本片时,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存在——配乐。《敦刻尔克》的配乐出自诺兰的老搭档汉斯·季默。电影从一开始,汉斯·季默以秒表走时为基调的配乐即喷薄而出,瞬间把你带到战场,且一个高潮持续的时间就是全片,整整107分钟,到最后一刻戛然而止前,几乎全片都崩在高点。
这么做不怕配乐太满吗?诺兰透露,这部电影重在模拟战士的主观体验,他想要从第一秒把观众代入到那个情境中去。至于这种从头到尾高潮的做法,诺兰透露和乔治·米勒的《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有点像,“我很喜欢那个电影,看了两分钟以后,我知道在那部电影没有什么规则可言,就是简单刺激。”至于《敦刻尔克》,诺兰表示:“一般来说,一部电影就是为了结尾的那十几分钟高潮戏份,前面各种铺垫,这次我想要去掉一切前奏,直接进入高潮。像滚雪球一样滚下去,直到最后。而音乐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汉斯·季默的配乐恰好成了情绪最大的助推器,在电影一开始,你就能听到这种急促的如呼吸声的背景音,随着影片三条线索交织,每一分每一秒都渗透着紧张,如同黑夜中疾行的人们,只能往前跑,因为黑暗正一刻不停地后面狂追,一不小心就会被它吞噬。
为什么一定要用胶片?
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诺兰的一些方法似乎比较老旧。他用胶片,《敦刻尔克》就是用胶片IMAX拍的。为什么要用胶片?“如果你想要拍真实的世界,而不是风格化的,不管是从颜色还是清晰度来说,胶片是目前最好的能反映眼睛看到的世界。” 诺兰说,胶片中的世界才更像他眼中的世界。
之前关于胶片和流媒体的问题,诺兰受到了不少攻击。有人认为他太过传统,数字是大势所趋,毕竟不是每个导演都能够像他一样有能力使用昂贵的胶片拍摄。在对于流媒体开放窗口和影院的争端中,诺兰也似乎总会被塑造成力挺影院的“守旧派”。
这种说法有些断章取义了。诺兰的确说过他认为电影最佳的观看方式是在影院,也认为流媒体的窗口期要更长一点,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他否定技术发展的潮流。至于胶片,他更坦白说,世界上能够用胶片的导演很少很少,他和包括昆汀在内的导演能用是一种奢侈,他只是想保护一种拍电影的可能,而非拿胶片来反抗数字。
IMAX到底好看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