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专访诺兰:关于《敦刻尔克》你想要知道的东西

2017-09-07 07:05:39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为什么要拍一个大撤退的故事?

诺兰来北京之前,主办方安排了一场对谈,对象是刚刚凭借《战狼2》封神的吴京以及黄建新。两部电影几乎同时,分别在国内外掀起了一场讨论风暴。然而,在对谈前,粉丝们就暗自掐了起来,其中一点争议,现在说来都有点好笑,他们认为《敦刻尔克》讲的是一个撤退的故事,有什么好炫耀的。最终,吴京临时缺席,这场对谈并没有成,不过对一些人来说,这个问题还在。

我们先来找一下历史。二战爆发初期,德军疯狂进攻,战无不胜,短短十几天时间,40万英法联军就被围困在了法国北部一个叫敦刻尔克的小港口上。在敌军封锁包围的过程中,英法联军的生存范围急剧减少,而对围困中的英国士兵来说,隔海不远处就能看到故乡英国。电影中有个陆军军官感慨,“站在这里,我就能看到家”。敌人和家园都在咫尺之间,这种绝望和希望重叠的状态本身就非常值得玩味。

这段故事到底要怎么拍?在看到诺兰版本前,相信很多人会纠结于敌我双方的争斗,而当时英国本土的领导权更迭就已经足够精彩。英军之所以节节败退,和当时英国首相张伯伦的消极抵抗政策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在被德军围困之前,丘吉尔也终于上台,这时候国内还非常混乱。当时来看,大撤退的确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很多士兵也觉得很羞耻,这是片中一条的很明显的情感线。但是丘吉尔说了,撤退时为了争取未来的成功,事实证明,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成功为后来二战胜利继续了充足的力量。

而诺兰,作为英国人,从小就了解这个故事。当时英国的民船如何不顾危险,到海对面把士兵拉回家。几年前,当诺兰和妻子艾玛一块渡过这段看似短暂的海峡时,才发觉当年这段旅程会是多么艰难。设想了七十年前的场景,他愈发觉得这个故事值得被大家了解。

不过,按照他的设想,《敦刻尔克》只是想把参与这场历史撤退的方方面面以最为主观的方式展示出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一个士兵,没有太多的大场面或爆炸戏份,甚至严格来说,用“史诗”去形容这个电影都是不准确的。《敦刻尔克》的关注点在人,所以,认为电影在宣扬个人英雄主义绝对是大错特错,因为它没有、甚至去避免了走入常规战争片的“立场”的辩论,它要做的就是如何把那场大撤退,尤其是在一线的士兵们的体验复刻到观众的脑海里。

非要说“英雄”的话,全片最接近“英雄”的估计就是汤老师扮演的飞行员了。是他在空中狙击敌机,充当着守护者的角色。但是,这个英雄又是非常落地的,不是那种主角光环附体从头打到尾的超人,他有分心的一刻,油箱会没油。但是当一切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后,他又毅然烧掉了的战斗机(可能是避免它落在敌军手中?),在火光映照下被德军俘虏。这无疑是电影最为悲壮的一刻。很多人想到敦刻尔克,都是40万大军成功撤退,但是中间又有多少人没能活着走出去,他们走出去也是以有些人的牺牲为代价,汤老师的角色或许是诺兰对他们的一种致敬和对今人的一种提醒吧。

不玩时间线,你还会拍这部电影吗?

历数诺兰的电影,如果非要找一个共同点的话,估计就是他独特的时间架构了。《记忆碎片》的倒叙,《盗梦空间》里的梦境交叠,以及《星际穿越》中的多维空间,这次的《敦刻尔克》,诺兰也是没闲着,一个故事分开三条时间线:全片从始至终,陆地/海滩上那条线的人共经历了一周,海上那条线共经历了一天,空中那条线共经历了一小时,三条线交错进行,并最终汇聚融合。这么比较下来,你估计和我一样疑惑:诺兰对于时间到底是有什么执念?

“在我拍电影的最早期,我的确对于电影和时间的关系非常着魔,”诺兰想了一会儿,“比如任何一个传统叙事的电影,你仔细来看的话,它都和时间有着非常复杂的关系。只是因为你看了太多,已经习以为常。传统电影语法经常拿时间作文章,从观众对于时间的感知到时间线的长短,你去看一场电影,不过两个小时,但是电影里可能过了几千年,或者仅仅是一周,又或者就是两个小时。这就是我说的电影语法对观众的操控。”

关键词:敦刻尔克专访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