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今天,西方音乐厅的文化大幅度地被我们东方、亚洲国家所接受,因此很多民间音乐在进入音乐厅时候,原本的社会功能质变了。所以在音乐厅里谈传统、谈东西方,看法就要客观,考虑到进了音乐厅之后传统元素的比例还有多少?比例越多就越接近我们传统;越少则原创性、改变性、现代性就越多。
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传统不会永远一成不变。就如同我国大音乐家黄翔鹏先生说过,传统是一条长流不息的大河,长流不息不是一动不动、如博物馆似藏着的。传统、民间这些东西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变化,与现代人生活结合,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它与传统仍存留着紧密的关系,其传统美学仍然存在,只是音乐方式改变了而已。我们传统音乐文化在现代要获得更有益的成长和传承。这个道理后来也逐渐被香港社会所接受。
记者:您会不会为了增强市民的接受度而去调整曲目?
阎惠昌:香港中乐团成立于港英时代的1977年,首任音乐总监是吴大江先生,到现在我都很钦佩他,他虽然不是音乐家,但他是一个才华横溢、富于创意的艺术家。他一开始就给港英政府规定了艺术乐团的工作方向:第一点,作曲家制度要是世界性的,作品委约制度是非常广泛性的、世界性的,不光要香港的或者中国的,今天来看香港中乐团为什么能在世界民族乐团里为人所公认,这一点很重要。第二点,音乐家的来源没有本位主义、地区主义,不是说香港中乐团就必须仅使用香港的音乐家,从1977年开始就是国际性的,音乐家有新加坡的、台湾的、本地的、内地的、马来西亚的、泰国的……乐团一开始就具有世界性。这方面让我觉得很了不起。
具体如何让社会认受。1997年后,我努力保持乐团国际性和一流性的目标,请作曲家为这种南方丝竹和北方吹打组合起来的新的中国民族管弦乐团的艺术形式去创作,不断挖掘这种前所未有的艺术形式的潜力,确保乐团一直走在世界最前列。这一点,可能有些元素得不到普通市民的认可,觉得和生活贴的不是很紧,但在艺术上它是最顶尖的。就如同国家的核子研究、太空、卫星研究,可能和每一个市民好像没什么关系,但却代表了国家最顶端的东西,也影响了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
但若全部走这条路的话,也脱离群众,所以我让乐团音乐会的呈现内容百花齐放,各种内容都有,有民间的小组形式,有大型的交响中乐合奏形式,又有不断创新的新的语言、新的表现形式,也有最传统宫廷乐、民歌、民间音乐、戏曲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等,进行非常谨慎又有文化根基的改编,让它比原来的小型民间乐团有更强的艺术表现力。如此,乐团在香港社会的认受性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