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歆慕而往 学有所用——“一带一路”的中东故事(4)

歆慕而往 学有所用——“一带一路”的中东故事(4)
2018-09-11 13:18:01 新华网

而如今,伴随“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脚步,越来越多的中国问题学者与专家出现在中东,他们传道授业,培养出更多的中文人才,为民心相通架设新的桥梁。

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哈桑·拉杰卜刚刚率领埃及各高校中文专业优秀学生完成在中国的夏令营活动返回国内。

拉杰卜1980年在家乡摘得高考状元。此前,拉杰卜的父亲曾带回家一些中文刊物,拉杰卜一下子就喜欢上那些方块字,加上对中国古老文化的兴趣,拉杰卜决定学习中文,尽管这个专业当时还属于冷门。

拉杰卜由此成为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第一届中文系学生。当时中文系只有3名教师,7名学生。由于成绩优秀,拉杰卜1982年被推荐到北京语言学院进修。大学毕业后,他又攻读研究生,回国后在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任教。中文研究如今也是艾因夏姆斯大学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

拉杰卜说,有一句名言说得好,“语言跟着国旗走”。当国家强大了,国际影响力大了,语言也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伴随“一带一路”的深入,中文专业已经从“冷门”变身为“热门”。以苏伊士运河大学为例,该校外文专业每年招收300名学生,其中分数最高的30人入选中文系。埃及赴华留学和进修名额也逐年增加,2017年为86人。

对于中文专业的“热度升级”,苏丹喀土穆大学中文系主任哈桑也感同身受。他回忆说,自己1994年在喀土穆大学学中文时,中文系总共只有15名学生,没有专门教材和固定教室。如今,中文系发展迅速,设置了硕士和博士学位。目前,一个年级就有18名学生,而且,学生的学习热情很足。

“中文系学生的汉语水平越来越好。我们正在筹备在苏丹艾兹海里大学和卡萨拉大学开设中文系,我希望更多苏丹大学开设中文系,”哈桑说。

哈桑相信,“一带一路”将使苏中关系和两国人民友谊更加牢固。“人民的关系才是最重要的,也更能促进政府之间关系。中苏民间交流将会更多,关系将会更加紧密。”(执笔记者:邵杰;参与记者:张栩、于涛、郑思远、杨元勇、王薇、聂云鹏、林晓蔚、黄灵、马意翀)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