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把温暖传递给海外中国公民”

2018-03-20 08:51:04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但是,有两个人却必须24小时电话不敢离手,最怕的就是“没有信号”。他们就是从事领事保护工作的两位同志。白合提亚尔是其中一位老“领保”,人称“白老师”。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他手握一部电话。“这就是你们一入境就收到‘领事提醒’里的领保热线。”办公室里的是子母机座机,离开办公室,拿的是工作手机。“上厕所、洗澡都得带着手机,就怕漏掉电话。”他和另一位“领保”亓世伟每个月一轮班。

一个上午,白老师受理了5桩急事。先是俄罗斯警方打来电话,两个月前一位刚到莫斯科的中国留学生钱包被偷,当时报了案。如今,警方抓到了小偷,需要通过使馆核实相关信息。“这个学生已经回国了,我得赶紧去联系寻找。”一会儿,有几个中国公民打来电话,他们产生了经济纠纷,争执不下,请领事出面处理……

“打到我这儿来的,往往都是遇到了困难、出了事。”白老师说。所以对领保工作的要求是,电话不离手,一响就接通,说话的语调语音要有亲和力,还必须迅速协调相关部门予以解决。“我们就是想让大家知道,我们无时不在。”

也有不少人打通电话,只因为收到“入境领事提示”短信,想验证一下是否打得通,也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所以经常出现的啼笑皆非的一幕是:半夜,电话铃响。“您好!请问遇到什么事?需要我们怎么帮您?”“啊,这电话不是摆设啊。没事了,我就试试能不能打通。”

外交部开设了领事服务网、推出“领事直通车”微信公号和“领事之声”微博,开通“12308”领事热线,实现24小时全球领事保护和应急服务,为各国领保“分流”了不少求助电话。在白老师看来,这避免了“领保”们业余时间被无效打扰,但对领保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不管是来咨询的,还是来求助的,我们有责任让每个打来求助电话的人,感受到国家的温暖。”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