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专业的技巧和善解人意的心思,王涛成了这群“难以沟通”的同事信任的人。“他们不觉得我‘可怕’,我也找到了施展能力的空间。”
商玉龙的示范给了进驻企业信心,于泽的担心并没有变成现实。通过面试后,他获得了空调售后服务实习生的岗位,工作内容都在电话、电脑前完成,完全不受腿脚不便的影响。今年夏天的销售旺季,于泽每天要接打100多个电话,“忙得没时间可口水。”
除了每月2000多元的收入,小伙子还很看重在工作中学到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未来,如果我想在职业上有更大的发展,这些技巧都很重要。”
据徐金华介绍,现在于泽所在的空调售后电话接听团队一共有13人,全部都是残障人士。“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因为就业机会来之不易,他们往往特别努力,因此只要岗位合适,这些残障员工甚至比健全人的工作表现还要好。”
因脊柱裂而需终生坐轮椅的林壮是徐金华口中“特别努力”的人之一。自初中时因身体原因辍学,林壮极少出家门,母亲要专门照顾他,家里负担很重。做了电话客服后,林壮不仅自己有了收入有了朋友,也“解放”了母亲,让家庭状况得到很大改善。
“改变一个残障人的生活,通常就会改变一个家的生活。”商玉龙觉得,这是实验基地背后更大的意义。
自助他助打破“老面孔”
于泽的工位旁,留有好几个空位。“目前还有十余位残障人在接受岗前培训。”商玉龙告诉记者,创业基地启用至今,有11家企业入驻,吸纳47名残障人士就业。除了已较成熟的电话客服、钻石画手工和保洁等岗位外,还有新的工作正在开发中。
“比如,现在有一家网络直播公司正在试运营。”商玉龙笑着说,“残障人群的职业也可以很‘潮’,只要找准了方向,通过做直播月入过万元都不成问题。”
新华社济南7月17日电 题:山东郓城:用心修复“残缺的花朵”使脱贫攻坚无盲区 新华社记者闫祥岭 “小宝,看阿姨的手指的地方,数数上面有几个苹果,来告诉阿姨……”安静的房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