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中国梦365个故事 > 正文

【中国梦实践者】战“疫”老兵童朝晖:见了病人就要救

【中国梦实践者】战“疫”老兵童朝晖:见了病人就要救
2020-03-12 13:42:16 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他是我国知名的呼吸危重症专家。

17年前,他临危受命担任医院SARS病房主任,收治近百例患者无一例死亡。

17年后,他再次请缨来到疫情一线,义无反顾地“出征”武汉。

他说,我是一名老兵,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他是童朝晖,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

这次,童朝晖是以中央赴湖北指导组专家组成员的身份前往武汉,和专家组成员一起,负责指导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等六家医院的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

在患者床边观察疾病临床特点

2003年SARS疫情暴发时,童朝晖38岁,刚刚从德国学成回国不久。他回忆说:“当年也是没想那么多,那会儿还不知道SARS是咋回事,不像现在还有点经验,那会儿就是往上冲。”

今年,童朝晖55岁,遇上了与SARS病毒有85%相似度的新型冠状病毒。“医生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的一种使命感,见了病人就要救。”童朝晖说,“我们这么多年积累了很多经验,我应该来把自己的这些经验贡献出来。”

在武汉,童朝晖及专家组成员除了要负责指导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等六家医院的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外,还要到武汉市及郊区30多家医院巡查,将巡查出的重症危重症患者转到重症定点医院治疗。

童朝晖自己每天要巡诊两到三家医院的重症病房。指导重症患者救治时,他强调最多的就是细节。每到一个床位,童朝晖都会向主管医生和护士提出一连串的问题,督促医护人员专注于每一个诊疗细节。

童朝晖认为,医生应该到患者床边去发现问题,有很多特殊的指标要监测,有时候通过一个细节的调整,病人可能就好了,这就是细节。“做ICU的医生也好,护士也好,你要有鹰一般的眼睛,能看到细枝末节。”童朝晖说。

临床工作中,他坚持在患者床边观察患者的临床特点,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诊疗方案。期间,他通过查房、指导治疗、培训医务人员等形式,挽救了大量重症患者的生命,降低了危重症患者的病亡率,对疫情的控制起到较大的帮助。

“二师兄比大师兄更狡猾。”他提醒医疗同行,要警惕新冠肺炎与SARS临床表现的不同之处:没有明确接触史、不一定发热、轻微咳嗽或没有明显呼吸道症状、可以有头疼,潜伏期可达两周以上。有些病人表现出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看起来不像病人,不容易被重视和识别,比SARS狡猾。

用诊疗日记及时分享临床心得

刚到武汉时,童朝晖用了两天时间,把当时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三家医院的收治情况摸查了一遍,并做了详细的查房笔记,总结新冠肺炎的发病特征。

在摸清了当时的患者情况之后,童朝晖与专家组的其他成员,向中央指导组提出建议,从全国抽调重症医务人员对口支援湖北。

童朝晖每天在不同医院的重症病房之间奔走,分析病例、参与救治,忙碌之余,他都会及时整理每天的发现和思考,写下诊疗日记:

1月20日:与2003年SARS相比,新冠肺炎呼吸道症状不明显,潜伏期可达两周以上。

2月2日:如何降低危重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死率?

2月12日:谈谈关于恢复期血浆的治疗。

2月22日:对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要关口前移、积极救治。

……

如何做呼吸支持(ECMO时机把握和并发症防控)、如何防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如何使用抗病毒药物、镇静药物和松肌剂等,都出现在他的诊疗日记中,受到广大临床医生的支持。网友称赞他的日记“太靠谱了”“接地气”“只有经常在临床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