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辉煌的亚洲文明与丝路文明共同体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特稿之一(4)

辉煌的亚洲文明与丝路文明共同体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特稿之一(4)
2019-05-14 13:40:54 新华网

14.朝圣之路:信仰文化在丝路上汇聚

在汉代,中国确立了信仰自由原则,所有人的信仰不会受到官府的干预,除非犯法。所谓“独尊儒术”,是行政程序和社会规范问题,不属于信仰问题。中国人从来不认为皇帝及其官员是什么教主或某个宗教意识形态的领袖。

古代的大型文明体是信仰和贸易自由的国度,通过信仰自由融合汇聚成优秀文化群落。汉代以来,世界历史上的主要宗教都能在中国等丝路文明共同体中生存,道教、佛教(包括藏传佛教)、婆罗门教、印度教、萨满教、拜火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摩尼教、太阳教、犹太教等,连吕宋、马来群岛上的土著宗教在中国也有足够的生存空间。从这些教名就可以想见当年曾经有多少外国人向往移民中国。

公元4世纪的希腊史学家马尔塞林记载商人对中国的描述:“赛里斯国疆域辽阔,沃原千里……物产也很丰富,有五谷杂粮、干鲜水果、牛羊牲畜,真是应有尽有,品繁而量众。那里的城市较为稀疏,但规模较大,物产丰富,人烟稠密。赛里斯人完全不懂得进行战争和使用武器,最喜欢安静地修身养性,所以他们是最容易和睦相处的邻居。在他们那里,晴空万里,皓月明朗,气候温和宜人,即使刮风也不是凛冽的寒风,而是和煦的微风。”

中国当时正处于魏晋时期。以上描述完全符合当时大中原地区的地理气候特点。

15.五大支柱托起丝路之花的灿烂

地跨南亚到今阿富汗的贵霜帝国的贸易相当发达。农耕与游牧地区之间存在着活跃的贸易,谷物、水果、手工艺品和武器等被运往游牧地区,毛皮、牲畜、纺织原料、肉类和乳品等销往农耕文明区。丝绸之路上贵霜商人南下南亚,东进中原,西经安息入罗马帝国,把东方的丝绸、香料和各种奢侈品运到印度和罗马,把罗马人的武器运到东方。中国则从中亚获得了葡萄、蚕豆、石榴、番红花、核桃等物种。

中亚地区,有一个国家名叫大宛(今土库曼斯坦一带),出汗血宝马,献于汉朝。汉武帝大喜,称其为“天马”。公元前130年左右,汉朝大使张骞出使西域时曾来过此地。《史记》《汉书》记载,大宛拥有相当规模的城市文明,当地居民多有高加索人种的特征,并居住在城墙环绕的都市中,风俗与南方大夏国相同。唐朝时,中原与西域诸国的关系更加密切,天宝三年(744年),唐改大宛为宁远,并将义和公主远嫁宁远国王,对方献上两匹“胡种马”,即汗血马。唐玄宗为之分别取名为“玉花骢”和“照夜白”。这两匹马还被唐代著名画家韩斡画进唐代名画《照夜白图》和《玉花骢图》。

这是有史籍记载的中国与西方印欧民族首次大规模接触。而考古发现的罗布泊小河公主墓,这位公主的基因检测带有欧亚多地基因,说明欧亚民族大规模接触和交流在距今约3700年前就已经开始。

古波斯的安息帝国位于罗马帝国与汉朝中国之间的丝绸之路上,成为商贸中心,《史记》与《汉书》记载说:

安息在大月氏西可数千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蒲陶酒。城邑如大宛。其属小大数百城,地方数千里,最为大国。临妫水,有市,民商贾用车及船,行旁国或数千里。以银为钱,钱如其王面,王死辄更钱,效王面焉。画革旁行以为书记。其西则条枝,北有奄蔡、黎轩。武帝始遣使至安息,王令将将二万骑迎于东界。东界去王都数千里,行比至,过数十城,人民相属。因发使随汉使者来观汉地,以大鸟卵及犁靬眩人(表演杂技、变戏法的人)献于汉,天子大悦。

丝路文明共同体创世的五大支柱是中华大汉、波斯安息、贵霜、罗马、中亚诸王国;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互动,匈奴向南向西迁移融合,罗马、波斯向东交往融合,丝路民族文化呈现出高度繁荣的景象。

↑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境内的德格印经院,收藏有老版的《长寿经》,据说有上千年的历史。

16.丝路作为文明思想共同体在汉代以后继续凸显

佛教传入中国,一开始就具有官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东汉、东晋、隋代,官方相继组织翻译佛经;唐代达到翻译全盛时期;宋代以后,佛经进入刻本翻译时期。

经过1000多年的辛勤努力,由梵文翻译过来的汉文三藏达到了1690余部、6420余卷。佛教的乘、性、相、显、密等各部学说都被系统地介绍到中国,从而形成了中国佛学的巨大宝藏。

宋以后,中国第一部刻本佛教大藏经出现。由于雕版印刷技术的广泛应用,佛经的印刷和流通速度得以加快。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鼎盛期出现在阿拔斯王朝(公元750~1258年)时代,首都巴格达与中国的长安、开封、杭州、广州等一样既是一座繁荣的国际城市,更是一处世界文化交融的学术中心。

据西方学者研究,历时二百多年的阿拉伯语翻译运动,跨亚、非、欧广袤区域,交融波斯、印度、希腊、罗马、阿拉伯等古代东西方文化区域,掀起了世界文明史上不多见的大规模文明交流浪潮。

至阿拔斯王朝前期结束时,古希腊科学典籍中的全部重要著作和大部分较次要的著作,都已译成了阿拉伯文,其中有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格林(盖伦)、希波克拉底和保罗、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等学者的著作,以及来自波斯、印度和中国的著作,多达数千种。

四、世界文明的发达规律:

丝路文明的生态机制与亚洲文明的第一次高峰

17.大唐西域:东西方文明的汇聚地

中国历史进入7世纪大唐文明时代,欧洲处于所谓的中世纪。由于基督教一教独大,对非基督教教徒加以镇压,信仰不再自由;又由于教派纷争,小国领地林立,关卡纵横交错,贸易也不自由,导致经济技术落后、财富匮乏、生活贫穷。

而在丝路亚洲的西方,有拜占庭文明和新崛起的阿拉伯文明。丝绸之路就由三大文明体支撑:大唐的长安、拜占庭的君士坦丁堡、阿拉伯的巴格达以及阿拉伯帝国版图内的中亚城市,组成了丝路文明共同体的铁三角城市群。

汉唐对边远地区的管理实行都护府制,实际上与后来的英联邦的体制类似。从贞观年间开始,西域各国和西南、北方几乎全部的少数民族政权都拥戴大唐皇帝为天可汗,就像各英联邦国家拥戴英国女王为国家最高元首一样。王维有诗描写各国使节朝拜大唐天子的盛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含元”。

中华西域数十国在公元前1世纪后的一千多年中,作为大汉、魏晋和大唐政治体系的成员,是联结南方藏域文明、西南方印度文明、北方草原文明、西方波斯文明、罗马文明、拜占庭文明、阿拉伯文明以及东方大中原文明的十字路口,是高加索、欧罗巴、东北亚、南亚等人种的基因汇聚地。

“如果您生活在古代世界,您最愿意生活在哪里?”这是西方媒体与大众历史学者们曾经多次讨论的有趣话题。一些西方历史学者们表示,最愿意生活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中国唐代的西域,另一个是中国宋代的江南。如果在欧洲,他们表示愿意生活在五贤帝时代的罗马帝国。

18.千里送鹅毛:丝路民族文化融合的典范

大唐是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文明结晶。有两个著名的典故,是丝路民族文化大融合的典型案例:一是《敕勒歌》,发生在南北朝;二是《千里送鹅毛》,发生在大唐。

今天新疆维吾尔族的祖先来源于蒙古高原阴山一带的丁零族群和敕勒、铁勒等族群。最早见于汉文古籍记载的译名是《魏书·太祖本纪》中的“袁纥”。《隋书·北狄·铁勒传》作“韦纥”。唐代称“回纥”,由于译音的关系后又改为“回鹘”。

著名的《敕勒歌》是北齐时敕勒人的鲜卑语牧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朗朗上口,传到现在,各种华语小学课本中都有。

这首歌表明,维吾尔族的先人与作为鲜卑化民族后裔的北方汉人有血统亲缘关系。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贞观年间。回纥使者缅伯高朝见唐太宗,所携带的珍稀天鹅在一个湖泊走失,只留下了片片鹅毛。缅伯高就此给唐太宗李世民写诗说:“天鹅贡天朝,山重路更遥。沔阳湖失宝,回纥情难抛。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李世民大笑,赏赠回纥人重礼。

今天,维吾尔民族还流传这样的谚语:“天鹅有飞翔的翅膀,英雄有自己的利剑!”作为大唐最亲密的兄弟,回纥(回鹘)王族娶过大唐天子的三个亲生女儿为妻,而娶大唐王族的女子就更多了。这是西域邦国得到的最高待遇。

19.开放包容:丝路城市文明的兴起

大唐首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有西市和东市两个巨大的贸易市场。长安东市主要经营内地和海运来的商品,长安西市主要经营从西方丝路来的商品。据考古发掘实测,西市南北长1031米,东西宽927米,约合今天的1600亩,面积相当于两个半天安门广场。两大市场品类多达千余,品种多达万余,单品数百万计。

唐长安城鼎盛时期常住人口180万以上,流动人口50万以上,外国的商人、使者、留学生、留学僧等总数不下3万人。

全国各主要城市都有来自国外的“侨民”定居,尤其是新兴的商业城市,仅广州一城的侨民就有10多万人。

在大唐王朝近300年间,任用外国人做官不计其数。唐玄宗时期的日本人阿倍仲麻吕、唐僖宗时期的新罗人崔致远就是唐朝外籍官员中的杰出代表。

当时来长安与唐通使的国家、地区多达300个。唐的科技文化、政治制度、饮食风尚等从长安传播至世界各地。另外,西方文化通过唐长安城消化再创造后又辗转传至周边的日本、朝鲜、缅甸等国家和地区。唐长安成为西方和东方商业、文化交流的汇集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大都会。

唐代继承了隋代的科举制,发展为分类和全能考试,不但考儒家经典,还考算学,这个算学就是工艺运用的数学和科学原理。大唐不但设经学馆,还设了算学馆,因此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皇家科学院。欧洲拥有皇家科学院,已经是1000年之后的事情了。

↑始建于后秦的水帘洞石窟。李唐三公主(弘化、文成、金成)远嫁西藏的路途中均在此地驻跸。

20.丝路文明圈的文明辐射力

1400年前能到大唐留学,是无数老外们的梦想。大唐接收一批又一批的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先进文化。其中日本留学生学成归国后,在日本进行了第一次现代化运动——“大化改新”,也就是中国化运动。上至典章制度,下至服饰风俗,全部仿效当时的贞观体制,使相对落后的日本民族脱离了原始体制的禁锢。

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早期,中国与波斯文明的关系十分密切。波斯币是丝路文明体的通用货币之一。波斯在萨珊王朝时期,对主管贸易和友谊的太阳神密特拉的崇拜十分普遍。早期金属货币上,就有密特拉将王权赋予王者的雕像。中国就有不少数量的出土。

大唐与拜占庭文明的贸易交往多经过粟特人的中转。拜占庭金币也是丝路通用货币之一,中国后来也有不少出土。

21.大唐与阿拉伯的相向而行

与大唐文明同时期,西亚崛起了阿拉伯文明,携伊斯兰教展开了东西两向的军事征服。由于阿拉伯人在上升期间,实施宗教宽容、因俗而治、重视科技、鼓励学术、吸引人才、自由贸易等优势政策。阿拉伯帝国的先进性很快超过了基督教及其他宗教文明圈,成为继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之后又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于是,历史又开始了大唐向西、向阿拉伯,阿拉伯向东、向大唐的相向而行。

尽管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谆谆教导其信徒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但是大唐军队与阿拉伯军队还是于公元751年在怛罗斯即今吉尔吉斯斯坦与哈萨克斯坦的相邻边境的塔拉兹地区发生了边境冲突。历史学家指出,怛罗斯之战只是一场遭遇战,唐与大食(阿拉伯)的关系没有受到显著影响,丝路依然畅通无阻。

怛罗斯之战的影响之一就是,先在撒马尔罕,后在巴格达出现了造纸作坊。“纸是由俘虏自中国引入撒马尔罕的”,这是由阿拉伯文献记载的。造纸术后来从阿拉伯传往欧洲。继造纸术之后,一些中国的其他发明创造也通过丝绸之路传进阿拉伯帝国,后来通过帝国的西班牙、西西里和法国部分地区传遍欧洲,对西方文明产生了影响。

22.丝路金桥——拜占庭文明

拜占庭作为地跨欧亚的大型文明体,被后来的史学家称为“丝路金桥”。其民族构成极为复杂,包括希腊人、叙利亚人、科普特人、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及希腊化的小亚细亚人、哥特人、斯拉夫人、阿拉伯人、突厥人等。

拜占庭帝国融合罗马帝国的政治传统、希腊文化和东正教,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拜占庭文明。建筑艺术方面,如圣索菲亚大教堂,尤以雄伟庄严著称;还有皇帝圣宫和竞马场驰名于当时。拜占庭帝国将文字和东正教传给斯拉夫人。它所保存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对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起了启迪作用。

中国从4世纪(魏晋时代)已与拜占庭有贸易、文化联系。中国由拜占庭输入的商品有琉璃、珊瑚、玛瑙等。由查士丁尼一世派往中国的僧侣将养蚕丝织技术传入拜占庭。拜占庭的民间幻术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技艺相结合发展成为如今的中国杂技艺术。另外,拜占庭的主流宗教,景教即东正教聂斯脱利派也即东方亚述教会,于唐朝传入中国,开欧洲宗教传入中国的先河。

↑历史上,河流改道或战争破坏等因素导致新疆地区的绿洲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面积有所缩减,根据考古遗址推测,塔克拉玛干沙漠至少向南推进了150多公里。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为您推荐:

    原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长”这样!

    2019-05-09 18:06:37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官方网站正式上线

    2019-05-08 15:48:10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架设互学互鉴的桥梁

    2019-05-08 15:37:11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提前剧透!这些展览不容错过

    2019-05-09 18:02:58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将在北京举行

    2019-03-18 21:24:31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3700名志愿者将服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2019-05-13 09:42:29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