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14)

2019-03-27 13:21:48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五、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民主改革不仅废除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而且变农奴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使农奴拥有了自己的生产资料,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进程,西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逐步与全国同步,西藏各族人民不断享有日益丰富的现代文明成果。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民主改革使翻身农奴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农具、牲畜等生产资料,发展生产的激情、创造财富的活力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西藏农牧业生产得到长足发展。按可比价格计算,西藏的生产总值1960年比1959年增长45.8%,人均生产总值增长42.9%,均为历史最高。1959年冬至1960年春,农业区修水渠长达1500公里,修整水池300个,扩大了灌溉面积37万余亩。1960年又修水渠5000公里,水库、水塘1500个,灌溉面积进一步扩大。1959年冬至1960年上半年,西藏共积肥料110亿公斤。到1960年春,农区耕地面积扩大到273万亩,比1959年增加了30万亩。农业生产的大发展,使农牧民群众的生活显著改善。以乃东县(今乃东区)克松乡为例,民主改革初期,全乡119户中有90多户缺口粮,到1964年不仅全乡农户家家有足够口粮、种子和饲料,而且95%的人家有了余粮。到1961年底,西藏牲畜存栏总数超过了平叛前的最高水平,达到了1206万头(只)。

在分得生产资料的基础上,国家还为分得土地的农民配备了生产工具,无偿拨给农牧民366957件铁制农具。之后的几年内,政府向农牧民发放了几十万件铁制农具,并且在拉萨、昌都、日喀则、江孜、泽当和林芝等地新建了小型农具制造厂。

随着民主改革的完成,中央政府立足西藏实际提出了“稳定发展”的方针。1961年“农村26条”和“牧区30条”下达后,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据统计,到1965年西藏粮食总产量达到29万吨,比民主改革前的1958年增长66.1%;牲畜存栏总数达到1701万头(只),比1958年增长54.1%。这一时期,西藏的交通、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重大进展。到1965年,西藏公路总里程达14721公里,是民主改革前的2.6倍,西藏90%以上的县有了公路,仅拉萨市区就新修了8条柏油路,95%以上的居民用上了电灯;西藏小学达1822所、在校生66781人,中学4所、在校生1359人,中等专业学校1所,高等学校1所;专业文艺团体和电影放映单位133个;医疗机构发展到193个、床位数增加到1631张、卫生人员增加到2947人,分别是民主改革前的3.1倍、3.4倍和3.7倍。1966年,林芝毛纺厂建成投产,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座现代化毛纺企业。1965年,中尼公路建成通车。1973年,滇藏公路通车。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为您推荐:

    西藏民主改革60年来民族语言文化得到全面传承与发展

    2019-03-23 22:04:01 西藏民主改革 60年 民族语言文化 传承与发展

    亲历者说西藏民主改革60年六大变化

    2019-03-24 16:03:00 西藏 中国青年网

    “西藏民主改革60年系列丛书”在京发布

    2019-03-26 13:04:00 西藏 丛书 民主改革 藏学

    西藏:农牧民收入稳步提高(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

    2019-03-21 08:33:00 农牧民 收入 西藏 西藏自治区

    昂首阔步向未来——写在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之际

    2019-03-27 13:12:35 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

    守护布达拉宫千年珍宝

    2019-03-25 16:50:19 守护布达拉宫千年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