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的功能定位是科学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跨区域资源互补流动,建设好首都、发展好首都的重要前提。北京“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四个城市功能定位,既体现社会主义祖国首都的基本特征,又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整体定位,符合协同发展、促进融合、增强合力的要求。要在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深刻把握北京的城市战略定位,以核心城市为突破,确立城市群结构与功能定位的逻辑起点,从城市的全局、系统、部分,从城市的空间、规模、产业,从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统筹京津冀城市群的未来发展。
三、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突破口,治理城市群的现实问题
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内容。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时,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比喻为牵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牛鼻子”。强调“北京的发展要着眼于可持续”“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硬约束,确定人口总量上限,划定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这是总书记从城市现实问题的深层次根源着手,为北京开出的新药方。即,通过城市功能转移来推动产业转移,带动人口迁移,从根本上破解北京因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足产生的大城市病。非首都功能疏解,从城市供应和市民需求的关系来看,实质上是城市发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跳出单个城市的空间改造,立足京津冀区域的整体视角来探索功能疏解的通道,通过推动资源要素共享互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生存空间和城市生活品质,实现城市群各节点城市区块链的流畅衔接与协同发展。
四、以点、极、带的复合结构为支撑,优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空间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