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巡礼】永不停歇的疫战:中国传染病防治70年(9)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巡礼】永不停歇的疫战:中国传染病防治70年(9)
2019-09-20 11:37:15 健康中国

(六)戴自英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首先提出以小剂量氯霉素治疗伤寒、副伤寒方案;引领病毒性肝炎、出血热的诊治和研究,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发病的机制和治疗研究。将临床医学、临床微生物学和临床药理学融为一体,是中国临床抗生素学的奠基人。主编《临床抗菌素学》等著作。1971—1972年间主导了全国磺胺药、青霉素、链霉素的临床应用调查。1978—1981年间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进行再评价,提出限制使用该类药物的建议并被卫生行政部门采纳。在倡导我国抗生素合理应用中成绩卓著。

(七)田庚善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第二、三届委员会主任委员。担任原卫生部病毒性肝炎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期间,组织国内专家向国家建言,进行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并得到卫生部采纳正式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为降低乙肝发病率发挥了重要作用。多次组织多中心临床试验,开创国内感染病学界多中心临床研究之先河。两次主持制定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八)汪俊韬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第四届主任委员。曾任北京第二传染病医院(北京佑安医院)副院长。以病毒性肝炎为研究重点,曾担任“六五”国家攻关课题《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发病机理及治疗药物评价》的负责人。

(九)王爱霞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第五届主任委员。在国内发现并报告首例艾滋病(AIDS)患者和首例国人经性传播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在国内最早开始用抗HIV药物进行HIV感染的治疗。1995年制定了艾滋病诊治的国家标准。在国内最早从事院内感染细菌变迁的动向研究,牵头完成输血后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率先提出要警惕输血引起的丙型肝炎交叉感染。首先倡导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应回归到感染病学本质,应将传染科改名为感染科。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