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巡礼】永不停歇的疫战:中国传染病防治70年(7)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巡礼】永不停歇的疫战:中国传染病防治70年(7)
2019-09-20 11:37:15 健康中国

4.丁型肝炎

丁型肝炎是由丁型肝炎病毒(HDV)引起的急性和慢性肝炎症病变,具有传染性。HDV是有基因缺陷的小RNA病毒,其复制和传播必须依赖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存在。与单纯HBV感染相比,HDV合并HBV感染者病情更重,可快速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由于其感染依赖于HBV,因此提高HBV疫苗接种率是预防HDV感染的有效措施。

5.戊型肝炎

属于“病从口入”的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相对较高。2000年以前我国常发生暴发或大流行,2000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高和卫生设施改善,其流行得到控制,但需要注意防止局部的暴发流行。

(六)防控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被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归属于汉坦病毒的一组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经多种方式传播,以发热、低血压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暴发流行,年发病人数达10万例以上,病死率超过10%。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流行性出血热防治工作,在原卫生部组织领导下,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成立了流行性出血热学组,由于丹萍教授担任组长,组织国内临床专家开展出血热临床诊断和治疗研究。制订了我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提出预防性治疗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诊疗方案,大大降低了出血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二、致敬前辈:

为了中国感染病学科发展他们作出了卓越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后,诸多前辈为中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防治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钟惠澜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第一届名誉主任委员。内科学家、热带病学家和医学寄生虫学家,毕生致力于内科疾病特别是热带病研究,对回归热、斑疹伤寒、黑热病、肺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诊治及预防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创立北京友谊医院热带病研究所。分离出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地方性斑疹伤寒病原体,证实阴虱也可传播斑疹伤寒;提出应用骨髓穿刺代替脾穿刺,以及补体结合试验进行黑热病早期诊断。与冯兰洲合作研究黑热病传播媒介,证实中华白蛉是北京附近传播黑热病的主要媒介。证实犬作为贮存宿主在传播中的作用。在研究中自己不慎感染而发病,结合自己患病时的体会及对其他病例的观察,提出黑热病早期表现的临床类型。制定了一系列诊疗规范,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