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部门杠杆率继续回落。从资产和负债两端分别统计金融部门的杠杆率皆有所下降,资产方衡量的金融部门杠杆率由一季度末的77.3%下降为74.2%,负债方则是由65.6%下降为64.3%。两种口径所统计的金融杠杆率下降均超过一个百分点,资产方衡量的口径下降更大。
分部门杠杆率分析
(一)居民部门杠杆率继续攀升,消费信贷或成变相房贷。
居民部门杠杆率依然延续上升趋势,从一季度的46.1%上升到二季度的47.4%,上升了1.3个百分点,整个上半年上升了2.6个百分点。居民部门在全部实体经济中加杠杆的速度依然较快。
居民贷款主要由消费性贷款和经营性贷款构成,经营性贷款在2017年上半年末的余额仅为8.7万亿元,占居民部门全部债务余额的23%,且增速较低,上半年仅增加了不足4000亿元,对居民杠杆率的影响力较小。居民的消费性贷款又可分为短期消费性贷款和中长期消费性贷款,二季度末的余额分别为5.9万亿元和22.6万亿元,分别占比16%和61%。其中,中长期消费性贷款主要由住房按揭贷款构成,而短期消费性贷款才是真实的居民消费性贷款。
中长期消费性贷款上半年增长了2.48亿元,余额同比增长30.7%,房地产相关贷款增速过高仍是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的主要原因。6月末商品房销售面积和住宅销售面积的累计同比分别为16.1%和13.5%,二者销售额的累计同比分别为21.5%和17.9%。房屋销售虽然相比前期有所下降,但依然处于历史高位。3月的限购限贷政策出台后,房屋销售增速依然较高,结构性因素更为关键。二季度,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全面回落,而三四线城市的房价的增速虽然也在回落,但仍有不小的涨幅。居民部门加杠杆依然处于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转移的过程。
另一方面,短期消费性贷款过快的上升值得警惕。2017年上半年短期消费性贷款增长了0.9万亿元,余额同比增速达到32.7%。相比来看,2016年全年这部分贷款只增加了0.8万亿元。由此可见,虽然短期消费性贷款仍不能构成决定居民杠杆率变化的主要因素,但其边际性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在房地产调控趋严、按揭贷款额度受到限制后,部分居民或以短期消费贷款的名义套出资金实际用于购房用途,“房抵贷”、“首付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可能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