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数字是5500亿。这是今年计划减税降费的总规模,其中3500亿是减税的规模,2000亿为降费的规模。减税降费从来都是受欢迎的,问题在于,拿什么去减税?减税就得有减税的归宿和来源。从我国减税历史上看,基本上都是借钱减税,一手扩大财政赤字,扩大国债发行,一手实施减税。今年23800亿的财政赤字,相对于去年21800亿的财政赤字增加了2000亿。财政政策的扩张力度不取决于赤字的总规模,而只取决于赤字的增量。也就意味着,对应今年这5500亿的减税降费规模,赤字上基本上是2000亿,剩下的就得通过其他途径去弥补。其他的途径在哪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了三件事。一是政府一般性支出压缩5%,尽管额度很小,但是起码是一个信号;二是绝不允许增加三公经费;三是压缩非重点财政支出。在这三条措施之外又提了一个新的词汇,叫作“节用裕民”。这里所说的意思就是用减少政府支出的办法实施减税降费。不管能不能做到,至少开了一个头,确定了一个方向。如果今后照着这个方向走下去,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相匹配的这样一种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大致框架,会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只有削减政府支出与减税降费并举,才是本来意义上的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之举。应当说,我们越来越转向于契合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的减税降费操作。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白重恩:
财政政策侧重点应是普遍降低企业负担
我们为什么会有现在的财政政策?它的起点到底是什么?这样的财政政策带来的问题是什么?
我想引进一个自己提出的概念,叫新二元陷阱。这个新二元陷阱是什么?为什么可能形成一个陷阱?其中财政在起什么样的作用。
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尤其是2008年底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了很大冲击。面对下行压力,政府很自然的反应就是采取财政刺激政策。而财政刺激最得心应手的手段就是政府主导的投资。受到了经济下行的压力,产生财政刺激性的投资。这样的投资会产生什么后果?如果经济中有大量的失业,刺激投资就可能产生非常正面的效果。比如投资用来修桥、修路、修港口和建机场,这些除了要用资本以外,还要使用劳动力,投资会创造大量就业,帮助解决失业问题。2009年4万亿投资开始的时候,基本实现了充分就业,失业率很低,没有结构性失业。在这种情况下,刺激投资产生的效果就是使要素价格变得很高。除了资金成本比较高以外,还有一个后果就是劳动力成本增长得很快。
更多精彩请点击: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