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正文

从种黄豆到磨豆浆 中国种植技术走进非洲村庄(3)

莫罗戈罗省基洛萨县的农业官员达斯坦,也是李小云团队长期的合作者之一,她全程参与管理了佩雅佩雅和柯泰特两个村庄十年来的农业援助项目。她认为,“去掉降水因素的影响,大豆会带给农民新的丰收,在未来,有更大的增收空间。”

还有豆浆和豆饼

达斯坦和村民们一起参加了豆制品制作技术培训。6月29日,在柯泰特村,她和她的同事们,在村里的一间会议室中,为所有种大豆的村民介绍豆浆、豆饼、大豆粉、大豆咖啡等豆制品的制作方法。

达斯坦和村民们一起学习来自中国的豆制品制作方法。中国农业大学供图

亚当是参与者之一,他喜欢豆浆,他告诉记者,学者们告诉他,大豆含有丰富的营养,对他们的健康很有帮助,“我喜欢它,我的朋友和家人也喜欢。”

塔图告诉记者,豆浆的味道,有点儿像牛奶粉,索罗则觉得,像干牛奶。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认为,包括豆浆、豆饼等,这些豆制品必然会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欢迎。对他们来说,这不仅是一个新的食品,更是一个新的收入来源。

在佩雅佩雅村,索罗得到了大豆种植项目的奖励。中国农业大学供图

事实上,豆制品制作技术的传播,也是坦桑尼亚大豆种植的重要基础之一。慕康果告诉记者,在过去几年,莫罗戈罗省各区域,其实都已经有农民开始种大豆,“但农民们遇到了很多挑战,最重要的就是缺乏市场,人们并不了解这种作物,也缺乏如何使用大豆的知识。”

慕康果发现,当农民们学会制作豆制品之后,对大豆种植的反应变得更加积极了,“他们相信大豆可以改善健康状态,对消除营养不良有积极效果,也认为大豆可以增加他们的收入。”慕康果说,“农民反应很积极,我认为这个项目可以延长,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增加参与的村庄和村民数量,在生产和加工方面提供便利支持,同时帮助他们更好地对接市场。”

慕康果和当地农民,在第一次种植的大豆地里。中国农业大学供图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