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申卫星、刘云(分别系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后)
维护经济和社会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是我国立法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此次民法典编纂工作的核心目标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逐步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发展需求。
从1986年的民法通则到最新的民法典,我国民事立法致力于构建和完善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制度保障。相比于过去分散的民事法律体系,此次编纂而成的民法典对主体制度、物权制度和合同制度作出系统规定,为市场经济运转设立了市场准入、财产权属与利用、市场交易规则等,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法。
体现市场经济发展的权益与自由
人民是历史的缔造者,市场是创造力的发源地。民法典是一部权利法,确认了各类民事主体参与市场经济所享有的财产权、债权、知识产权等一系列权利,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行使民事权利,不受干涉。
在民法典总则编,通过法律行为制度确立了私法自治的基本原则,为各类民事行为自由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如果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其从事的法律行为均为有效。法律行为不仅可以通过书面形式做出,也可以通过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体现。与此同时,当事人也可以通过附条件、附期限等方式来设定法律行为的效力发生机制。
在民法典物权编,通过规定自物权和他物权,确立了市场交易中的产权界定和利用的基本规则。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自物权就是对自己财产的支配权,分别规定了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企业所有权和私人所有权。他物权是针对他人财产形成的支配权,其中包括针对财产使用价值的支配权——用益物权,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居住权和地役权,以及针对财产的交换价值形成的抵押权、质权、留置权。对于数字时代的新型财产,民法典还确认了数据、网络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
原标题: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两会新华社快讯: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