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27日电 题:雪域高原书写无悔人生——第八批援藏和第三批援青干部群像素描
新华社记者
2016年7月,苍茫的雪域高原迎来又一批“雄鹰”——第八批援藏和第三批援青干部。
3年来,1813名来自全国各地区、各行业的优秀干部人才带着党中央的深切关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舍小家、顾大家,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为西藏和青海藏区发展稳定作出突出贡献。
巍巍高原,见证艰苦奋斗担当作为的日日夜夜;
清清湖水,诉说血肉相连亲如一家的深情厚谊。
这是矢志奋斗的担当信念——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为藏区各项事业发展解难题、干实事
“上级组织援青干部报名,条件我都符合,还有援疆经验,你和女儿做好心理准备。”2016年春天,时任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医院副院长的刘云军,轻声告诉妻子常宇娟。
同样是医生的常宇娟知道,丈夫已经下了决心。没有多余的嘱咐,她把防治高原病的常用药和两件羽绒服一同打包塞进了行李箱。
刘云军要担任的是青海玉树州人民医院院长。当他带着行李、喘着粗气来到办公室,还来不及平复缺氧带来的剧烈心跳,就被放在桌上的一厚摞辞职报告惊住了。
此时的玉树州人民医院,面临的是这样一种困境:由于条件艰苦、机制不完善,导致人才留不住、患者不满意。本应是全州最好的医院,最多时一个月转出病人2000人次,甚至出现剖宫产转去同级医院、阑尾炎手术转到下级县医院的怪现象。
“别走,给我点时间!”刘云军挨个给辞职员工做工作。
2016年9月1日,上任仅27天的刘云军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全面推行人事薪酬制度和绩效考核机制。
从金沙江畔到澜沧江边,迪庆高原上的五境乡泽通村流动着一支特殊的队伍——“感恩连”。 他们的成员不是军人,而是党员、贫困户、基层干部群众、农村产业带头人…… 和志方正在进行政策宣讲
新华社拉萨3月27日电 题:看,那富足的笑容!——高原上的脱贫故事 新华社记者王琦 记者连日来在西藏采访时看到,越来越多的藏族群众走上了致富路。面对记者,他们流露出了富足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