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一个村的奋斗,一个时代的巨变——记敢“蹚新路”的小岗人(3)

2019-03-24 12:35:00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这如同一股强劲东风,瞬间冲垮“大呼隆”“大锅饭”,唤醒沉睡已久的农村大地。自此,小岗在中国版图上有了独特的历史“海拔”,小岗人也逐渐明白,只要自己想,只要下劲干,“泥腿子”也有无穷的力量。

  砂石路上的“淘金客”:千方百计也要迈过富裕坎

“大包干”惊雷一声,小岗人一夜越过温饱线。上世纪80年代,“闲不住”的严宏昌跑出村庄,坐着火车一路北上到了郑州、新乡,又一路南下去了福建。在一家3块钱一晚的小旅馆里,14吋的黑白电视上正在播放着关于浙江快速发展的新闻,这是与小岗不一样的画面。第二天,严宏昌便背起行囊坐上去浙江的火车。

与小岗“地里刨金”不同,当时的浙江农村已流行办企业。看着那里热火朝天运转着的工厂,严宏昌心里萌生了“无工不富”的新梦想。

上世纪90年代,有了富余收入的小岗人,以分段承包的方式,将土路改建成砂石路。在这条路上,庄稼汉严宏昌摇身一变成了“严老板”。他办过塑料编织袋加工厂、米面加工厂、工艺被厂,还帮村里谈过冶炼厂、养鸭场等招商引资项目。

“爱折腾”的严宏昌在1998年当选为小岗村村委会主任,在接受采访时对着电视镜头许诺,在任期间力争让老百姓人均年收入增加400元。

然而成功路上无坦途。在很长一段时间,小岗难迈富裕坎。2004年,“省城干部”沈浩被选派到小岗任村党委第一书记时,村委会账本上只有3万元的集体欠债。他先是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把全村108户人家跑了两遍,看实情、听真话,再组织村里骨干人员去外地名村参观,大家一起为小岗发展“把脉问诊”。

在沈浩的带领下,小岗村的发展道路愈发清晰,小岗人的奋斗热情愈发高涨:农产品交易难,就建起农贸市场;生产效率低,便探索规模经营;收入结构单一,就建起“大包干纪念馆”发展旅游业……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