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鹦哥岭也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一只满身“绿刺”的竹节虫,在青翠如绣的苔藓上悠闲地蠕动着。
一棵直径一米多、形似独木舟的枯树横卧林中,凹槽里积着浅浅的雨水。考察队员惊喜地发现,一堆比较罕见的、晶莹剔透的马来疣斑树蛙卵泡挂在内壁上。
科考路上,惊喜还在继续。
板根下发现灰白相间的羽毛,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刚刚走过的痕迹;
水鹿在杂草和腐殖质上留下巴掌大的脚印;
摇摆着褐色身躯的烙铁头蛇,在草丛间慢慢爬行……
夜幕降临,绀青色的天空群星璀璨。此时,动物活动更频繁。
“发现红蹼树蛙!”“找到海南疣螈!”……
在头灯照射下,护林员刘礼跃不时兴奋地惊呼着。
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造就了鹦哥岭比较完整的植被类型和极其丰富的动物种类。
目前,这里已发现并记录到植物2000多种、脊椎动物400余种、鹦哥岭树蛙等27种科学新种,还记录到轮叶三棱栎等25个中国新记录种,以及伯乐树等190种海南新记录种。这份“家底”也是2007年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成立以来,对这片雨林保护和探索的重要成果。
雨林之殇
行进在雨林中,记者发现,有些成片树木长得很齐整,有些则参差不齐。
“原始雨林从外表看是一丛一丛的,那些像剃了头一样齐刷刷的,是人工林。”海南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科科长米红旭说。
据海南省林业厅林场处副处长刘坚介绍,20世纪50年代初期,海南岛拥有天然林12000平方公里,由于过度开发,至1979年,锐减至3800平方公里。
1994年,海南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此时海南岛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原始热带雨林只占少数,且都集中在偏远、交通不便的深山里。
新华网北京7月25日电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第30届国际协调理事会上,黄山被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为中国第34个、安徽省首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新华社伦敦5月7日电 新一期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杂志刊登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如果海洋温度继续以目前速度上升,那么到本世纪末,海洋保护区将失去应有的为野生动物提供家园的作用,许多海洋动物会面临灭绝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