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17年后重走长江上游,那些山山水水变了——来自“大江奔流”一线的采访手记

2018-08-06 10:41:00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17年后重走长江上游,那些山山水水变了——来自“大江奔流”一线的采访手记

  资料图:1998年新华社播发的通稿《长江上游仍在砍树》,反映了长江上游金沙江、大渡河沿岸森林被破坏、水土流失、塌方不断的场景。稿件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在国家有关部委主导下,天然林保护工程同年启动实施。(新华社记者 刘海摄)

新华网记者 曹滢

曾有一张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地图漫画令人记忆深刻:图中上方的河流呼叫:“长江长江,我是黄河!”下方的河流回应:“黄河黄河,我也是黄河!”

这本教材使用时,正是长江水最“黄”的时候。上世纪末,新华社播发的《长江上游仍在砍树》一文披露金沙江、大渡河两岸森林所剩无几,长江流域森林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滑坡塌方不断,砍下的大圆木顺江飘下,廉价卖到下游地区。在国家有关部门主导下,1998年,长江上游地区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启动。

2001年秋天,记者作为新华社西部大开发调研小分队成员之一,对长江上游云贵川渝四省进行生态调研。从云南丽江的金沙江畔,到四川雅安的二郎山森林,再到凉山州大渡河,那时候,江边常常能看到大片荒山、荒地,泥石流冲刷的痕迹像补丁一样挂在山体上。翻阅当年的采访笔记,调研主题始终离不开水土流失、森林砍伐、植被恢复。

带着对母亲河的深深关切,7月下旬以来,记者跟随“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再次来到上游几省,实地勘察探访。而这一次重走长江上游,触目所及皆是绿色。

17年后重走长江上游,那些山山水水变了——来自“大江奔流”一线的采访手记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