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实现终身培训,有关三方如何发力?

2018-07-24 07:41:00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这个带传动时带在带轮上的包角应当大于120度”……

7月19日19时,飞虫在灯下乱舞,沈阳海涛机械加工公司三楼培训教室“晋级课堂”上,3名学员聚精会神,这是56岁的钳工高级技师郭辉给他们上的最后一堂课。半年前,这里学员有32人,可是人越来越少,职工们告诉记者,学了没用武之地,没工资奖励和岗位提升。

连日来,记者在32家企业、5家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以及部分政府相关部门采访了解到,企业人才评价不科学、激励机制跟不上并非个案。而另一方面,学校补贴政策、师资流动、课程设置也没放开;政府对补贴及监管都难到位等问题,始终困扰着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的推行。

  企业乱象

  ——技多不压身,艺多却不养人

在制造业工作38年的郭辉说业内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技多不压身,艺多却不养人”。意思是多学门手艺没坏处,可学多了也没啥用,岗位不会晋级、腰包不会变鼓。

对此颇有感触的,是学到维修电工技师却辞职卖医疗器械的陈世杰。陈世杰曾在大连市某大型国企工作,技校毕业后憧憬满满,凭着聪明、肯吃苦,两年多就拿到了维修技师证书,他设计的液压系统故障快速诊断法,不仅减少了拆装工作量,还可准确找出故障部分,使系统恢复正常同时不再发生同样故障。然而,年中晋升副班长,年底评先进都没他,缘由是企业并不“鼓励技术和创新”。“难道不应该谁技术好,谁就被重用,谁就得到提升吗?”陈世杰一气之下辞了职,他的许多工友也觉得学技术用处不大。

由于技能人才评价机制不科学,职工不愿持续学技术的不少。除此之外,物质激励机制不够,也同样让职工不愿意投身“涨本领”。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