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8日,对温州来说是一个非凡的日子。这一天,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全国唯一的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鲜为人知的是,这项重大的金改与新华社的一篇参考报道紧密相关。
那是2011年上半年,温州坊间频频传出一些不祥之兆:江南皮革公司、三旗集团、波特曼餐饮公司、浙江天石电子公司等4家知名企业相继倒闭、老板“跑路”(失联、潜逃)。这犹如小霹雳在温州引起不小的震动。这些红红火火的企业到底怎么啦?它们的重创意味着什么?到了7、8月间,情况更不妙,又有不少企业紧随其后,致使大批员工失业。
我大脑的弦绷紧起来。经调查发现了其中的“奥秘”:2011年初,国家收缩信贷规模,银行贷款资金大量减少,“银行变成没钱的穷人”。许多中小企业遭遇“钱荒”,银行的利率变相拉高。“官钱”一断,民资成了“香饽饽”,民间借贷因之暗流汹涌,借贷利率“水涨船高”。
企业无法从银行续贷资金,巨额的民间“过桥”借款资金和高额的利息如同两把利剑刺入企业的心脏,最终导致资金链崩断。一些老板被逼上绝路选择“跑路”,一些人因绝望而跳楼、跳河。企业因之倒闭,员工无家可归。严峻的局势表明温州密集性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民间债务危机。
我意识到这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新闻敏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指令”我马上“动起来”!
抢时间迅速发稿迫在眉睫,但苦恼的是,我虽了解到几例老板跳楼的个案,但整体情况难以掌握。焦急之中,我抱着侥幸的心理给一位银行副行长打电话。“踏破铁鞋无觅处,来得全不费功夫”,他是个知情人,出于对我高度信任,他不怕压力和风险,对我和盘托出内情。
我估计这篇“猛料”发出来,有人肯定会给我施压。对此,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新华社记者的职责、良知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