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万象5月1日电 通讯:不忘初心 放飞梦想——记中老铁路青年建设者
新华社记者章建华
“我们必须在湄公河流域全面进入雨季、河水大幅上涨前让最后一个桥墩出水,否则琅勃拉邦湄公河特大桥乃至中老铁路的建设可能耽误工期。”中国中铁八局中老铁路第三标段三分部党工委书记唐高云4月30日对新华社记者说。
琅勃拉邦湄公河特大桥5个水中主墩承台已经有4个完成施工。根据工期安排,5个主墩墩身必须于今年雨季全面到来之前施工至湄公河水面以上。
争分夺秒,科学施工,与汛期赛跑。4月30日上午,大桥最后一个主墩浇筑完最后一根桩,为墩身出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琅勃拉邦湄公河特大桥的建设工地上,绝大多数是咱们年轻人,”唐高云说,“今年‘五一’和‘五四’双节,年轻人就在工地上过了!其中的意义他们现在很清楚,将来会很难忘。”
桥隧是中老铁路建设的关键。中老铁路第三标段项目全长59公里,其中隧道15座,桥梁工程28座,桥隧比例高达82.3%。
班那汉湄公河特大桥远离城镇,大桥南北的大山里驻扎着中老铁路三标段一分部和二分部,主要任务是修隧道。这一带白天多数时间高温,酷热难忍;间或雨雹骤降,山野大川间无处躲藏;赶上烧荒时节,草木灰四处飘散,粉尘和各种气味充斥鼻腔……
36岁的彭坤明在一分部项目部工作,两年时间里从一名见习生成长为项目副经理。为就近指挥,项目部设在中老铁路重难点工程福格村隧道和会富莱隧道附近的山坡上。两个隧道口昼夜不停地传出爆破声,地动山摇的巨响让人彻夜难眠。
彭坤明每天起床后,经过简单的洗漱、就餐,开始早点名,安排当天工作,了解各个工点存在的问题,结合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每个问题制定方案,落实责任人。
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批准领导小组办公室22日发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报告报告中出现了众多铁路元素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和通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新华社南宁5月10日电 题:八旬国门铁路“变身记” 新华社记者刘伟、唐荣桂、郭轶凡 “现在‘仁川—胶州—凭祥’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每周都要发一两列,旺季能达到两天一列,主要运输电子产品,比海运要快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