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万象5月1日电 通讯:不忘初心 放飞梦想——记中老铁路青年建设者
新华社记者章建华
“我们必须在湄公河流域全面进入雨季、河水大幅上涨前让最后一个桥墩出水,否则琅勃拉邦湄公河特大桥乃至中老铁路的建设可能耽误工期。”中国中铁八局中老铁路第三标段三分部党工委书记唐高云4月30日对新华社记者说。
琅勃拉邦湄公河特大桥5个水中主墩承台已经有4个完成施工。根据工期安排,5个主墩墩身必须于今年雨季全面到来之前施工至湄公河水面以上。
争分夺秒,科学施工,与汛期赛跑。4月30日上午,大桥最后一个主墩浇筑完最后一根桩,为墩身出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琅勃拉邦湄公河特大桥的建设工地上,绝大多数是咱们年轻人,”唐高云说,“今年‘五一’和‘五四’双节,年轻人就在工地上过了!其中的意义他们现在很清楚,将来会很难忘。”
桥隧是中老铁路建设的关键。中老铁路第三标段项目全长59公里,其中隧道15座,桥梁工程28座,桥隧比例高达82.3%。
班那汉湄公河特大桥远离城镇,大桥南北的大山里驻扎着中老铁路三标段一分部和二分部,主要任务是修隧道。这一带白天多数时间高温,酷热难忍;间或雨雹骤降,山野大川间无处躲藏;赶上烧荒时节,草木灰四处飘散,粉尘和各种气味充斥鼻腔……
36岁的彭坤明在一分部项目部工作,两年时间里从一名见习生成长为项目副经理。为就近指挥,项目部设在中老铁路重难点工程福格村隧道和会富莱隧道附近的山坡上。两个隧道口昼夜不停地传出爆破声,地动山摇的巨响让人彻夜难眠。
彭坤明每天起床后,经过简单的洗漱、就餐,开始早点名,安排当天工作,了解各个工点存在的问题,结合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每个问题制定方案,落实责任人。
“然后我开车到各个工点查看现场施工情况,切实落实各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彭坤明淡淡地说,似乎忽略了自己在海外孤寂的大山里日复一日,跋山涉水,朝夕不倦……
彭坤明是单位里懂施工、懂技术、懂管理的隧道能手。前年来到老挝,就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只为尽快建成中老铁路,让‘一带一路’携中国梦福泽一方,”彭坤明说,“修筑中老铁路也许拘囿了我的青春,却放飞了我的梦想。”
在海外,最不愿意谈起却最惦念的是家人。彭坤明说起5岁的儿子忍不住泪眼婆娑。“希望孩子长大后能为有个筑路中国梦的工程人父亲而骄傲,也希望父母能理解自己不能陪在他们身边尽孝。”
中老铁路在这样一批本领和思想素质过硬的年轻人的付出里捷报频传。
4月29日,孟村二号隧道横洞至出口顺利贯通。该隧道是中老铁路重难点工程,全长5890米。在贯通现场,从隧道口穿透进来的阳光将青年突击队的旗帜照射得格外耀眼。
负责技术管理的青年突击队副队长康良杰说:“我们克服了横洞转正洞挑顶施工较大风险源、出口不良地质、大断面施工、围岩较差等施工难题,提前一个月贯通是中老铁路建设者共同努力的成果。”
有付出就有回报。中铁二局六公司中老铁路二工区工区长、中国中铁“青年岗位能手”徐州近日荣膺全国“最美职工”个人称号,参加完表彰会第二天即返回中老铁路建设工地。
徐州2017年5月从非洲转战老挝,参建中老铁路第六标段,一开始就挑战雨季施工。
他带领团队在当年雨季完成了老挝人眼中的多个“不可能”:创下中老铁路全线第一个桥梁桩基成桩、第一个桥梁墩台成型、12天建成钢筋厂、20天建成中老铁路展示馆和安全体验馆、一个月打造出楠科内河特大桥和万象北站两个标准化施工示范段共计2.7公里。
如今,老挝首都万象附近的中老铁路项目施工现场路基逐段成型,桥梁墩身犹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楠科内河特大桥作为老挝国内在建的最长桥梁,正成为中国标准与中国技术的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坚守工作岗位、履行自己的职责,为的就是自己肩上‘中国工程师’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为的就是‘好男儿志在四方’的初心和情怀。”徐州对记者说。
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批准领导小组办公室22日发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报告报告中出现了众多铁路元素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和通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新华社南宁5月10日电 题:八旬国门铁路“变身记” 新华社记者刘伟、唐荣桂、郭轶凡 “现在‘仁川—胶州—凭祥’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每周都要发一两列,旺季能达到两天一列,主要运输电子产品,比海运要快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