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理念错位、本领恐慌、资源错配:地方制度供给现“成长的烦恼”

2018-04-16 17:37:26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一些地方还存在“穿新鞋走老路”问题。对于上级确定的方向和重点,停留在较浅层的认知上,上面的形势没吃透,下面的情况摸不准,很难产生真正自觉、有力的举措。部分县区还是习惯传统思维、依赖传统路径,感觉没有抓手。

  资源错配:厚此薄彼、胡乱承诺、信息孤岛

在开放条件下,资本和人才都是流动的,只有真正完善体制机制,才能更好地吸引资本和人才,才能在国际国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资源错配导致效率下降,阻碍地方软环境改善。

当前,在区域竞争和地方制度供给中,资源错配仍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抓大放小、厚此薄彼”现象突出。东部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说,当地经济结构的特征之一,就是大企业多,民营企业活力不够。记者在一些地方调研了解到,大企业受欢迎,小企业被忽略,成为一些地方的共性。不少干部往往强调抓大项目、“贴身服务”大企业,而对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总体顾及不多。

针对南方某市政商关系的一项第三方问卷调查显示,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对政商关系的评价截然不同。大型企业对政府评价良好,认为政府关注企业发展,经常下企业沟通,能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而中小企业对政府的评价一般,普遍反映与政府接触较少,有困难时反映无门。

一些地方“胡乱承诺不兑现”“政商关系私人化”成为企业的“痛点”和资源错配的表现。上述的第三方调查发现,不少公职人员与企业人士认为,当前政商交往存在胡乱承诺、夸海口现象。尤其是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公职人员胡乱承诺优惠政策却没有兑现,企业获得优惠政策却没有真正带动经济发展。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教授刘根荣认为,一些地方的政商关系极不正常,以私人关系替代制度安排,必然导致地方政府的非诚信行为。这不仅会加大企业经营成本,侵害企业合法利益,更会破坏企业的稳定预期,制约企业的投资意愿。政商关系私人化的倾向,也往往导致腐败概率增大,营商环境恶化,市场交易成本急剧上升。

“信息孤岛”现象导致部门利益分割和资源错配。不少部门将系统权力进行信息化包装,把一个个端口变成权力的“哨位”,通过不开放端口把权力固化在本部门。有县市介绍,某些部门网上审批系统未与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现数据切换、信息共享,导致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的使用率不高。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