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唐驳虎:王梦恕院士胡说八道 高铁长期降速浪费惊人(8)

2016-06-28 16:11:15  凤凰新闻客户端    参与评论()人

现在北京-上海最快需要近5个小时,加上两头去火车站的1-2小时时间,总用时长达6、7小时,一个白天大部分都搭进去了,我还不如去做夕发朝至的卧铺车呢,不占时间,更舒服!

高铁有节能上的诸多好处,但需要乘客愿意搭乘才能体现出来。

现在的高铁速度,对商务乘客高铁日常运营最重要的乘客群体,也是出产创造社会价值的主流群体不友好。

导致很多人为追求速度还是去搭乘航空,但是航空管制、天气晚点,也没真正节约时间。

中国高铁的本来目的,是让中国的几个主要经济带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城市群、成渝能够便捷、快速、大运量、节能的连接起来。

现在漫长的白天运营时间,还不如夕发朝至的卧铺,社会效益好么?

从铁路方面,降速也并不能带来经济效益。因为车底周转时间变长了!约7%电费的“节约”,替代不了车辆运行时间变长,需要增多更多车辆投入运营,在约10%车辆费用上的投资增加!

投入几万亿巨资修建的高速铁路网,不能实现应有的价值,这不是巨大的浪费是什么?

最后,笔者实际上不是在抨击王院士,而是在抨击某些强迫借王院士之口放话的人。

只要你再翻几年前的文章,你就会发现王院士当时喊的是跑350毫无问题。

当中出了什么问题?你懂的。

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唐驳虎你这唬弄谁呢。

【王梦恕说:“中国现在的高铁技术已经是世界领先了,全世界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高铁运行时速是350公里。”】

的确目前没有350.但是欧洲几条新开通的高铁,运行速度达到了320公里、330公里。虽然比不上中国高铁曾经达到的350,但已经超越了你现在的300。而且,350、乃至拟议的俄罗斯用中国技术的400高铁,国外都有在设计和施工。

中国现在的高铁技术已经是世界落后了!

【“如果长期按照时速300公里满载运行,两个钢轨的推力就会加大,钢轨的间距差是正负2毫米,如果超过这个范围就有可能车毁人亡。这就像运动员一样,长时间超负荷运动就活不长嘛!”】

作为铁路专家,不知道每日的道路检修么?高铁凌晨不运行,全线停驶检修线路,每天早上要先发一班确认车,定期还要有“黄医生”道路检测车。

你这吓唬谁呢。

【目前高铁的线路并不是运行时速350公里的线路,拿北京到上海的线路来举例,部分线路只能运行时速250公里的机车,部分线路可以运行350公里的机车,并不是全线都可以提速到350公里。】

进出城市的路段的确是限速250,也该减速进站了。那么可以达到350的那么长一段郊外线路,为什么不可以跑350?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提速容易,减速难。”王梦恕认为这可能是公众不会考虑的问题。“提速提到很高,但是机车的减速距离也随之增加了,等到把速度减下来机车运行的距离也拉长了,这也是在浪费时间嘛!”王梦恕称,时速300公里的机车刹车距离在15.7米左右,速度一旦提高,机车停站的时间就必然会拉长。】

时速300公里的机车刹车距离在15.7米左右,我这个相信是记者把15.7公里听错记错了,王院士怎么说都是铁路中人,这种低级错误倒还不至于。

高速列车加减速区段长的问题,这的确没错。加速到350公里时速的加速段可以长达20公里左右,如果站间距50公里,刚提到最高速度,又该减速了,满速运行区段不长,意义不大,这是在经济和技术上真正有影响的少数实质因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