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支教”明码标价变成收费项目 揭“伪公益”套路(2)

小周:把公众号从头到尾都翻了一遍,上面描述他们的学员都是高中毕业生或者是大学生。他们来参加的原因是想让自己的履历丰富一些,能够更好去申请国外的学校。我当时觉得这个行为它好像是变味了,因为它不再是纯粹的公益了,公益和利益画等号,孩子和生意绑在一起,这个东西它确实是闻所未闻的。

“支教”夏令营:用公益包装的商品

小周向这个机构联系人表示,如此安排的支教变了味,没想到被对方微信拉黑了。根据小周提供的线索,记者也进行了调查,发现目前以“支教”为名的研学、夏令营广告大量出现在网络平台。

在小红书App中,记者输入“志愿服务支教”的关键字,出现了大量推荐内容。这个名为“大凉山山区夏令营”的账户中,在今年5月到6月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共发布了32篇“笔记”,“笔记”封面大都是衣衫褴褛的儿童。

“支教”明码标价变成收费项目 揭“伪公益”套路

记者在其最近一篇“笔记”中,看到第一项内容便是介绍这个夏令营中孩子们可以作为支教小老师、公益小使者,亲身参与志愿服务。而当记者咨询该项目是否为公益项目时,却得到了这样的回复。

“大凉山山区夏令营”账号联系人:支教活动目前是15天,15天是7680元,属于商业性质。

商业性质的活动,却拿支教当幌子。当记者询问在暑期学生们放假期间,如何对学生进行支教,这位联系人表示,会组织学生参与。

“大凉山山区夏令营”账号联系人:当地也有小孩,整个活动就是体验山区生活,肯定还是要体验一下当地小孩他们平时干什么。当地以前比较贫困,小孩他们的求学路比较远,也会跟着当地小孩,一起走走村子的路。

“支教”明码标价变成收费项目 揭“伪公益”套路

原本是收报名费,组团出游体验生活的行为,却用“支教”“公益”这类的字眼进行包装。在该机构今年发布的多篇夏令营介绍中,记者发现其大量使用衣衫褴褛未成年人影像,当记者询问照片是否为当下的情况,对方表示照片为几年前拍摄。

“支教”明码标价变成收费项目 揭“伪公益”套路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经营者在开展这种营销宣传的时候,提供的信息必须是真实、准确、全面的。拿一些很早之前“卖惨式”的照片,明明知道现在根本不是那个样子了,你仍然把之前的信息拿来宣传,实际上就是通过虚假的信息来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推荐阅读

军事

  • 哈里斯主持确认特朗普胜选结果 仪式性会议即将举行

  • 长安汽车总裁王俊升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新征程新期待

  • 俄罗斯铁矿石为何只小量出口中国,背后真相令人大跌眼镜 复杂因素交织

  • 日本秘密在地下储5万吨纯净水,二十多年不用,目的是为何!

  • 朝鲜发射导弹与韩国政局有联系吗 局势再陷紧张

  • 一旦中美战争爆发,我军3大短板必须补齐才能取胜,分别是什么?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