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在赖小民落马之后,华融经历了几番人事调整。
2018年4月19日,中国华融发布消息称,赖小民已于中纪委发布消息当天(4月17日),向董事会递交辞呈并停止履行董事长兼执行董事职务。中国华融也已于前一天上午召开干部大会,任命王占峰为新的党委书记,并建议其为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人选。
随后,华融旗下的华融置业、华融体系内两家核心金融机构华融证券和华融信托的多名高管也发生了更替。
华融证券党委书记祝献忠被免职,由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胡继良接任;华融信托原董事长沈易明被建议免去董事长、法人职务,改任总经理级干部;华融置业董事长汪平华被免职,目前在华融置业的网站上,党委书记、董事长为高敢。
此后,华融公司执行董事兼副总裁王利华、副总裁熊丘谷及总裁助理杨国兵同时因“工作变动”辞任。
“内鬼”
近期,赖小民“出镜”有些频繁。
2月20日,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全文公布。报告提到,要围绕打赢三大攻坚战,果断查处赖小民等手握金融资源权力,大搞幕后交易、大肆侵吞国有金融资产的“内鬼”。
三大攻坚战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赖小民显然对应的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这里有两个知识点。
第一是“内鬼”。
这个说法在中央纪委通报纪检系统的案件中很常见,但在金融反腐领域还是第一次提出,也是首次给赖小民定性。
第二,金融领域的“内鬼”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什么关系?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还是从赖小民事件来分析一下。
在不少财经媒体看来,中国华融进入“赖小民时期”后,也进入了迅速扩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