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他在袁黄庄的蔬菜大棚里。
2004年秋,宛城区科协分包帮扶茶庵乡袁黄庄村,派了两个年轻技术员帮村民种大棚。时任科协主席的陈增喜不放心,三天两头往村里跑,裤腿一挽就下地,手把手教村民搭架子、育秧苗,如果赶不及回去,就在村部桌子上铺床被子,凑合一晚。到了冬天,蔬菜一上市,种大棚的村民乐了,没种的也服了。
10年过去,星星之火燎了原。袁黄庄的大棚面积已经超过1000亩,占该村可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更让当地人自豪的是,别的村是出去打工,他们村是找人来打工。70多岁的老支书陈兴亮,斜眯着眼说:“俺这儿蔬菜从来没有滞销过!”为啥?“陈主席当年给我们打下了好底子,种大棚的现在个个都是技术员、信息员!”
冬天,他在裴庄村的培训课堂上。
有一件事过去十几年了,红泥湾乡裴庄村的群众还是念念不忘。2002年深冬的一天,陈增喜和裴庄村干部约好去村里讲课。当天早上,一场大雪不期而至,阻塞了道路。陈增喜雪人一样赶到村里,村干部先是一愣,随后紧紧握住他的手说:“这么冷的天,雪下这么大,俺们估计你不会来了。”这天,来听课的群众把村部会议室挤得水泄不通,连门口、窗户外也站满了人。
一看人太多,陈增喜干脆把桌子摆在院子里,头上落着雪花、嘴里哈着白气,讲了两个多小时,中午吃饭的时候,手僵得连筷子都拿不住了。村干部看到他眼圈发黑,眼皮打架,一问才知道,前一天晚上陈增喜岳母重病住院,他在医院陪护了一夜。
............
“三多”局长故事太多。在口口相传中,“三多”局长的名号像春风一样,传向四野八荒,早就越过了宛城区的地界。
如果那个年代有“网红”,陈增喜一定是个“大明星”。
他的粉丝量也是在这一件件事中增长起来:30多年来,每年坚持下乡超过200天,走遍246个村庄,培训农民超过2万人次,受益者超过10万人。
在采访中,陈增喜自我“检讨”道:这两年事务性工作多了,年纪也大了,下乡没有以前频繁了。但是受过他帮扶的农民、留下他足迹的乡野、发展起来的众多专业合作社,知道这几年的节假日他去了哪儿、在做些啥。
在忙京宛合作平台。
这是一个陈增喜为宛城区菜农“抢来”的机会。2014年春节刚过,南阳市要搞农产品进京计划,一开始没有宛城区的事儿。满心惦着给农民找机遇的陈增喜多了个心眼,在市里有关部门去北京对接的路上,“偷偷”挤上了火车,向北京考察组专家汇报宛城的环境优势以及优质的蔬菜质量。
过了两天,北京的6位专家来实地检测,他已带领科技局同事,连夜准备好进京蔬菜图、绿色蔬菜分布图等详细资料,硬是赢得专家认可。几经周折,最后确定该区进京涉及土豆、胡萝卜、白萝卜、大葱、甘蓝等品种,签订了1100余吨的进京蔬菜购销合同,争取到进京蔬菜1.5万亩。宛城区景园现代农业示范园总经理唐云清说,每到收货季,我们这些种菜的都感念陈局长,是他给宛城区的菜农争到了一张“进京通行证”。
在忙宛艾推广计划。
“种点啥?”“卖给谁”“钱从哪来?”“地该咋种?”无论走到哪里,陈增喜脑子里都带着这些问题。当传统的种养业遇到瓶颈,他盯上了“方兴未艾”的艾草业。“目前艾根5000元一吨还抢不到,一亩地可以产一吨。艾杆儿带叶一年可以收割5茬,每茬可产一吨半,平均3000元一吨。”陈增喜掰着指头跟记者算,“你想想,这要是推广开来,该是多大效益!”
通过大量研究,陈增喜从100多个野生艾品种中,筛选培育出了适合南阳种植的宛艾1~5号良种,结束了南阳没有自己的艾品牌、给全国打工的局面。目前,在陈增喜的引导下,宛城区已发展艾草5000多亩。他的目标是,2017年带动附近县区种植3万多亩,在整个南阳市推广种植10万亩以上,让更多群众致富。
在忙一切能让更多群众走上小康路的事情。
南阳龙道生态农业科技公司、宛城区金红光食品公司、南阳友联农业开发公司、黄台岗镇众森林业合作社、神农食用菌合作社、秋田农民专业合作社......沿着陈增喜的足迹采访,我们还发现,他的朋友们——农民也好,企业家也罢,都对他有一种近乎膜拜的信任:
省级龙头企业、前身是红光肉联厂的金红光食品公司,2003年遇到经营危机,陈增喜建议他们转型种甜玉米、豌豆,负责人王志勤二话没说拉着他就去北京挑良种;
茶庵乡三八村胡金广的水产养殖合作社想扩大规模,陈增喜劝他添置水处理系统,一套下来近30万元,这位憨厚老汉扭头就把存折拿了出来;
红泥湾镇裴庄村“打工妹”杨倩,拿出辛苦攒下的钱想创业,陈增喜结合当地情况,提议恢复传统的红酒谷种植,再结合政策,建个扶贫产业园,她毫不犹豫,全盘接受;
汇博生物公司于去年成功上市,企业老总朱天钢与陈增喜也只不过见了几面,就毅然决定入驻宛城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南阳卉农生物有限公司创始人周云,在报纸上看到“杂交构树”是国家推广的“十大精准扶贫项目”之一,想投资又怕有风险,找到陈增喜,谈了一番话,就吃了定心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