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列蒂很高兴看到数据中清晰地显示了750年前的蛋白质。他在一篇论文中描述了这些发现,为有关中世纪手稿蛋白质组学的文献带来补充。这些文献虽少,但在不断增长。“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成就。”他说。但阿列蒂总觉得这个实验可能是一次性的。大多数历史学家不仅没有听说过蛋白质组学,而且这种测试通常涉及到牺牲部分人工制品,因而使得获取研究对象变得困难。“没人会让你这么做的,”阿列蒂说,“这些片段是从佛罗伦萨寄来的,因为这本《圣经》已经支离破碎。”
修复工程结束后,梅罗尼飞到北京,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向观众展示《圣经》。空气有点潮湿。当他打开书页时,它们颤动了一下,仿佛是在响应一段记忆。“它们有一种动感,就像翅膀一样,”梅罗尼回忆说,
2012年春天,阿列蒂的论文发表的那一天,他正在西班牙北部的萨拉戈萨大学的图书馆里。一位策展人邀请阿列蒂参观图书馆的藏品,并讨论可能的研究。羊皮纸卷轴上有一些中世纪的《圣经》和早期的《律法书》。正如阿列蒂所担心的,破坏性取样的棘手问题出现了。虽然蛋白质组学分析所需要的样本可能小到只有针头那么大,但许多受委托保护无价之宝的人出于本能和职业素养,非常不愿意割舍。“文物保护者都非常保守。”剑桥大学古蛋白质组学教授马修·柯林斯(Matthew Collins)说道。在萨拉戈萨大学,阿列蒂告诉图书管理员他很想研究《律法书》。
正当阿列蒂穿过校园时,他的手机铃响了。是格莱布·齐伯斯坦(Gleb Zilberstein)的来电,他是一位在以色列雷霍沃特工作的发明家。两人断断续续地合作了十多年。49岁的齐伯斯坦用自有的方式思考文献的科学分析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崇尚翁贝托·艾柯(Umberto Eco)的符号学研究,后者提出了多种解读文本的方法。齐伯斯坦经常想知道作者与他所写的书页之间的化学交互作用。“每个人都想透过自己的经验来理解文化生活中的事情,”齐伯斯坦说,“而我的经验就是分析化学的工具。”
原标题:“DNA之父”沃森出车祸新华社华盛顿10月27日电 有“DNA之父”之称的美国生物学家、现年90岁的詹姆斯·沃森27日被曝在美国纽约州发生车祸,目前正在医院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