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2016全国两会 > 2016两会滚动新闻 > 正文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实录)(9)

2016-03-11 11:39:00  人民网    参与评论()人

[邵琪伟]:二、旅游扶贫实践中创造的有效方式。一是开门搞经营。主要是经营农家旅馆、农家餐馆等方式。如广西桂林龙胜县现有农家旅馆1200多家,农家乐800多家,近3万人成为“扛着犁耙种田地,唱起山歌搞旅游”的“两栖农民”。类似的农家乐和乡村旅馆全国已有200多万家,年营业收入达3200亿元。二是参与搞接待。主要以参与乡村旅游接待服务的方式开展。如贵州铜仁江口县寨沙侗寨村民通过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和服务,户均年收入13万元,有30户年收入超过20万元。三是土特产品变旅游商品。主要是增加农副土特产品附加值。如河南洛阳栾川县依托乡村旅游,把当地农副土特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培育出“福记山寨”“黑元土猪”“奥达特食用菌”等旅游商品企业35家,三川玉米糁、叫河高山蔬菜等农村随处可见的“土疙瘩”,变成了农民致富的“金疙瘩”。[09:51]

[邵琪伟]:四是实物资产变金融资产。主要是通过土地房屋租赁流转等方式实现。江西赣州大余县大龙村通过将土地、林地流转给丫山景区统一进行开发及在景区务工,户均年收入达3万元,惠及周边1000余户,其中贫困户200多户。五是农民变股东。主要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人力等入股分红等方式。如重庆忠县石子乡将农户承包的土地、林地入股乡村旅游股份合作社,每股每年最低分红400元,户均每年比原来增收1000多元。合作社根据收入情况,年底还会进行利润分红。[09:52]

[邵琪伟]:三、建议大力支持旅游扶贫。旅游扶贫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缺少规划、缺少资金、缺少特色、缺少人才等问题。为此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将旅游扶贫列入国家扶贫开发的总体规划,并单列专项规划,加大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二是整合各部门、各方面的资源,形成旅游扶贫工作合力。统筹运用涉农、科教文卫体、金融服务、生态环境治理、交通、水利水电设施等相关专项资金,支持贫困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三是因地制宜,注重个性化开发和产业特色化发展。结合各地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发展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休闲度假、养老和健康旅游,吸引自驾游、探险游、背包族等新业态游客。四是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真正还富于民。把旅游开发收益变成农民看得见、装进兜的“真金白银”,做到真扶贫、扶真贫。五是实施多途径开发方式。探索“公司+农户”“景区+农户”“协会+农户”等方式,让农户获取劳务、薪金、租金、股金等涉旅收入。[09:53]

[齐续春]:现在请王国强委员发言,杨志明委员准备。[09:55]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我的发言题目是:加快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 提升我国医药卫生领域科技竞争力。[09:56]

[王国强]: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引起了海内外对中医药的热议,也对中医药在生命科学领域有新突破寄予了更多关注和更大期待。中医药(含民族医药)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潜能。国际社会也越来越重视中医药的价值。欧美等发达国家正在利用资金、人力和技术的优势,抢占中医药科研高地。多个发达国家和大型药企加大中药新药研发,抢先发掘中药新药资源,抢先注册中医药国际专利,抢占市场先机,对我国中医药发展形成了超越和洼地倒逼效应,整体形势逼人。[09:57]

[王国强]:目前中医药科技创新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科技创新主体单一,动力不足。主要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而大中型企业设置科研机构的比重仅为50%左右。由于靠市场营销可以较快赢得较高的利润,企业大多缺乏研发的积极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很少,尤其缺少大品牌、大品种。二是科研创新平台分散,协同不够。目前还没有一个中医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已有的中药或天然药物科技创新平台数量也不足,分布不均衡,协同机制不畅通,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成果转化率低。三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分散重复。“十二五”期间,“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共投入约400亿元,仅为美国强生制药一年的研发投入,投入到中药新药创制的经费只有三分之一左右。我国中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约为1%—2%,而国际领先药企的比重是咱们的10—20倍。中医药基础和临床方面的科研投入更是不足,缺少大项目,而且分散在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低水平重复现象突出。四是科技创新导向偏离,目标不清。当前,对中医药科研的评估更多采用现代医学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加上纵向科研项目的申报模式,导致中医药创新探索性的科研课题少,围绕重大疾病防治联合攻关的“大兵团”模式少,转化为市场产品和临床技术的少。[09:58]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