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2016全国两会 > 2016两会滚动新闻 > 正文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实录)(10)

2016-03-11 11:39:00  人民网    参与评论()人

[王国强]:为把中医药这个科技资源原创优势的潜力和活力激发出来,进而转化为知识优势、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建议:第一,把中医药继承创新研究提升为国家科技战略。中医药是我国为数不多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领域,是我国医药卫生领域科技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把中医药继承创新研究作为国家科技战略的重要方面,制定国家中医药继承创新计划。[09:59]

[王国强]:第二,改革中医药科技管理体制。在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部门联席会议框架下,建立中医药科技会商协调制度,加快中医药科研管理专业机构建设。创新中医药科研评价方法,完善评价标准,体现同行评议。改革中医药科技奖励制度,在国家科技奖励、院士评选等方面,对中医药领域单列或明确为单独领域。[10:00]

[王国强]:第三,聚焦重大需求,加大支持力度。建设国家中医药科研创新平台,组建国家实验室,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建设一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中心和基地,深化国家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形成开放、共享的协同创新平台。围绕人类重大健康问题凝练一批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大项目,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中医药传统研究方法,开展多领域、跨学科联合攻关,产出一批原创性、引领性、前沿性重大科技成果,并转化为产品、技术和服务。[10:00]

[王国强]:第四,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优化中医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培养一批中医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完善中医药科研人才岗位管理,推动人才流动。改革分配机制,体现知识价值导向。[10:01]

[齐续春]:现在请杨志明委员发言,蒋作君委员准备。[10:01]

[全国政协委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任杨志明]:我的发言题目是: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要破解“三难”实现“十有”。[10:03]

[杨志明]:“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新型城镇化要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我国农民工正从新型劳动大军成长为产业工人的主体(2015年达2.77亿人),规模之大、流动之大、贡献之大、潜力之大,在世界范围前所未有。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不仅是技术、设备、管理的提升,更重要是劳动者素质、尤其是农民工技能的提升。[10:04]

[杨志明]:中国特色的农民工发展道路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就业带动,二是保障地权,三是渐进落户。经济新常态下农民工发展面临着新变化。经济增速放缓给农民工就业总量增长带来压力,就业招工“两难”的结构性矛盾将成为常态。我国农业转移劳动力正从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转变。产业结构走向中高端正呼唤农民工技能提升。[10:05]

[杨志明]:农民工市民化要克服“三难”:(一)缺少技能,稳定就业难。当前,农民工技能水平总体偏低,受过政府补贴的技能培训人数约占1/3,不少大城市实施积分制落户政策,高技能先落户、低技能后落户、少技能难落户,缺乏技能的农民工往往成为城市过客。对农民工的技能“武装”是当务之急。(二)改善住宿条件和大城市落户难。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大多居住在地下室、工棚、集体宿舍或者城郊小产权房等陋屋。多渠道解决住房已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基础工程。(三)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解决“一低一多”问题难。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比例较低,劳动争议案件较多。[10:06]

[杨志明]:按照五大发展新理念,“十三五”期间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要努力推动“十有”:(一)进城有工作。大力发展农民工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即使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家庭服务业仍然逆势上行,年均增长百万人。(二)上岗有培训。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并作为“国家工程”,到2020年,使每位农民工都能有1次以上政府提供补贴的技能培训,基本消除新成长劳动力无技能上岗现象。(三)劳动有合同。建筑业、餐饮业等流动性大的行业可将口头协议逐步转变为适用于农民工的简易劳动合同。[10:07]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