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2016全国两会 > 2016两会滚动新闻 > 正文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实录)(7)

2016-03-11 11:39:00  人民网    参与评论()人

[姚克]:第二,推广安徽新农合经验,勇闯大病医保难关,消除因病致贫。安徽2003年建立新农合制度,2008年实现全省覆盖,形成了“省级定政策、市级抓落实、县级管执行、全省六统一”的体制,“三医”由卫生部门统筹管理。至今,参保人数5190万,住院补偿比例58.53%,筹资1109亿元,支出1015亿元,收支平衡,参合农民广泛受益。完成了180种常见病的病种付费改革,并将住院即时结报扩大到了省外,与医疗救助有机衔接。大病保险全覆盖,大病保障实际补偿水平近80%,超大额患者接近90%,大病保险已使20余万人受益,补偿金达9.8亿元。这为精准扶贫提供了有力的健康支撑。“县域医疗共同体”和分级诊疗得以实施。全省有26个县实现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的两保合一。上述改革实践破解了众多医改难题,群众的医改获得感实实在在,关键在于大卫生体制对医保和医疗统一负责,实现了基金使用效率最大化和医疗服务质量最优化。我们呼吁:这一使安徽广大城乡居民受益的管理制度应坚持下去,广泛推广![09:39]

[姚克]:第三,推广上海社区卫生经验,创新家庭医生签约模式,有效管控慢病。慢病是我国主要健康威胁,慢病防控重点在基层,而基层的短板是人才匮乏。上海家庭医生签约模式的改革使该难题破解有望。2011年,上海开展10个区的家庭医生制度建设试点,实行一个社区家庭医生、一家区级医疗机构、一家市级医疗机构的签约模式,优先向老年人与慢病居民签约。目前24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家庭医生制度,3816名家庭医生服务于936万居民,“管健康”和“管费用”并举,实行家庭医生初诊制和转诊制,有效管控了197万高血压患者和60万糖尿病患者。防治有机结合。该模式值得大力推广。[09:40]

[姚克]:以上医改典型表明,我国医改实践显示出强大创新活力与实施成效。若能扩大实践范围,凝炼政策要点升华为制度保障,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盯着抓、反复抓”,必能抓出成效,世界性医改难题的中国解法将转化成我国的制度优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健康中国目标定会如期实现![09:41]

[齐续春]:现在请郭允冲委员发言,邵琪伟委员准备。[09:41]

[全国政协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党组成员郭允冲]:我的发言题目是:坚持就业优先 促进就业公平 以创业带动就业。[09:42]

[郭允冲]:就业是民生之本,没有稳定的就业,发展注定不可持续,百姓也注定不会幸福。《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我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只要政策和工作到位,“十三五”规划规定的就业任务是可以完成的。同时也要看到,“十三五”时期全国城镇年均新增劳动力约1500万人,总量压力依然较大,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处于新旧动能转换阶段,就业总体吸纳能力有所减弱;“去产能”将对部分地区、部分行业的就业岗位产生较大影响,失业人员再就业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将加剧结构性失业的阵痛,招工难与就业难“两难”并存;资源枯竭地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脆弱地区等重点地区,大龄求职人员、残疾人、长期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难度加大。因此,做好就业工作,确保就业稳定,仍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为此,提出如下建议:[09:44]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