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假货屡禁难绝如何破局? 专家呼吁:提高法定刑罚

2018-03-15 17:31:04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专家呼吁

降低入刑门槛 提高法定刑罚

一直关注假货治理问题的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律协副会长朱征夫,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再度提交了《加大对制假售假的打击力度》的提案。朱征夫提出,“倘若不对制假行为作出最严厉的遏制,治理假货也就无从谈起。”

朱征夫表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只要销售制造假冒伪劣产品达五万元以上,就可以判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六个月以下的拘役。这个门槛看似不高,但问题在于,明知售假者卖的是假东西,因是现金交易,双方交易完就离开,没有票据之类的证据,想拿出其销售额超过五万元的证据很难。

针对线下举证困难问题,朱征夫建议直接推动制假售假行为入刑,同时加大对制假售假行为的刑罚力度,提高制售假犯罪的法定刑罚,并加大对制售假人员的经济惩罚。

他说,酒驾入刑是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才得以实现。危险驾驶,只要驾驶者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就直接定罪,不一定判刑,但可以定罪。对制假售假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模式,哪怕是没有达到相应数额,但是已查明有制假售假行为的,就按照刑事犯罪来处理,量刑标准可再讨论研究。

此外,朱征夫还提出,现行刑法对假冒注册商标罪、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规定的最高法定刑档为三到七年。“这一法定刑档从1997年刑法开始沿用至今,未曾修改。立法滞后,制假售假犯罪成本低,犯罪收益远高于犯罪成本,容易出现累犯、再犯。”朱征夫说。本报记者 张蕾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