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通讯: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发展合作中引领担当——纪念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成立70周年

2017-12-25 17:25:18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在挑战中走向未来

作为区域内最具广泛性和历史最为悠久的发展促进机构,如何更好地服务亚太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在众多后来区域合作机制中保持优势和吸引力,是摆在 ESCAP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目前,ESCAP面临以下三大挑战:

一,如何遏制发展不平衡的区域趋势、如何引导各方共同致力于可持续发展道路方面挑战突出。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日益加剧,环境、资源、生态等方面压力大大增强。ESCAP53个正式成员中,内陆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总数达36个,它们普遍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并存有对外发声渠道不畅的问题,在联合国及全球性场合难以有它们发声的机会,或它们的声音被忽视。这些国家更多把希望寄托在ESCAP身上,期待ESCAP能主持公道,传递它们的集体诉求,替它们在全球议程中争取一席之地。

二,在众多区域合作机制的无形竞争中 ESCAP如何维护自身影响和地位。随着区域经济合作与一体化进程的广泛推进,诸如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东盟等全球和区域合作机制蓬勃发展,ESCAP地位面临被虚化的压力。上述后崛起的机构多为领导人峰会机制,各国重视程度自然更高,资源也更有保障。ESCAP需要进一步挖掘传统优势,并须要不断改革创新以激发新的活力。

三,随着近年来区域跨境合作的进展,领土纷争、资源利益分配矛盾等呈上升势头。如何在增进合作之中规避纠纷、维护合作氛围,成为ESCAP面临日益增多的挑战。2014年以来,ESCAP年会多次出现一成员对通过的决议作出保留或作出不参与决议的声明,给区域合作留下了不和谐的声音。2016年 ESCAP年会发生了成立70年来首次需要投票表决的决议(此前基本均遵循协商一致通过的传统),美国要求对 ESCAP缔结的《亚太无纸化贸易便利化框架协定》进行唱名投票,给众多国家造成尴尬。尽管该决议最后得以通过,但也为协定的生效实施留下了阴影。政治议题的稳妥处理也成为ESCAP更加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

ESCAP中的中国元素

中国是ESCAP前身远东经济委员会(ECAFE)的发起国和东道国。1949年ESCAP搬迁至曼谷后,新中国长时间与其失去联系。1971年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重新恢复参与ESCAP的活动。自1973年至今,中国几乎每年都派部级代表团参加ESCAP年会,这在中国参与的联合国系统多边机制中,除联合国大会之外,ESCAP是唯一享受如此“待遇”的多边机构。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