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城镇化模式:从“区域扩散”向“人口集聚”转变

2017-10-16 15:37:54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另外对小城镇建设的认识也有偏差。上一轮城镇化人口流向主要是从农村进入城市,尤其是进入大城市,下一阶段人口城镇化主要是从小城镇到大城市。现在小城镇的发展思路要改变,大中小城市均衡发展的思路要转变。现在不是把小城镇做大规模的时候,现在小城镇的任务是保护好生态,保护好历史,保护好文化,为将来的人口回流打好基础。大城市的扩张会伴随着小城镇的衰败,除非那些有特色的小城镇。这是市场的选择。

  城镇化的两个新变化

城镇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呈现一定程度的收缩。以辽宁省为例,2014年中国城市建成区近5年增加面积排行榜上,大连排第10位,沈阳排第15位。辽宁常住人口全国占比由2000年的3.27%下降到2015年的3.19%;城镇人口全国占比由2000年的4.1%下降到2015年的3.83%;2000年到2015年间,辽宁总人口增加了144万人,在全国新增总人口中占比为1.82%;辽宁城镇人口增加了1050万人,在全国城镇新增人口占比为3.4%。辽宁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

人口增量呈现向沈阳、大连集聚的态势。2000-2015年期间,沈阳、大连两个城市新增人口506.4万人,占全省新增人口比重48%。2000年沈阳和大连两市城镇人口占全省的37.3%,2015年这一比重达到41.2%。中心城市的分量越来越重,主要是大城市在未来城市化建设和区域经济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升,伴随大城市人口占比增加,经济占比上升。沈阳、大连两市GDP全省占比由2000年的47.8%上升到2015年的52.3%。

城镇化融资结构的变化。上一轮城镇化融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向银行借贷,二是发行地方债。由于融资平台的贷款激增及由此引发的潜在政府债务风险问题,国家开始实行由中央代发地方债的方式解决城镇化融资,但实际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地方债被限制主要是由于担心潜在的结果可能会造成地方债务膨胀,对金融系统形成冲击。在经济“新常态”和深化改革的背景下,PPP模式成为投融资改革的重要方向,政府从过去公共产品的直接“提供者”,转变为“合作者”和“监管者”。

  城镇化转型升级的重点领域

城镇化建设将从空间城镇化模式转向人的城镇化,城镇的发展将从注重规模扩展向改善城市功能转变。未来的城镇化政策要转为促进城市紧凑型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城市布局应从重视“区域扩散”向重视“人口集聚”转变。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