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卖掉八成国内产业,万达大动作背后潜藏着什么

2017-07-14 08:04:07  侠客岛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经济ke】卖掉八成国内产业,万达大动作背后潜藏着什么

本栏目由侠客岛与《中国经济周刊》联合出品

“我不想留在一个地方也不愿有人跟随”

上一次经济ke,我们写了融创630多亿收购了万达旗下76个酒店、13个万达文旅城的故事。该文的最后是一个问题:“资本市场十大未解之谜”之一的“万达还能撑多久”,到底是个流行的段子,还是个严肃的命题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毕竟,王健林因为卖资产、而不是买资产上头条,这种事的确有点罕见。

反常

生意场上有买有卖,本不稀奇。但这次王首富的逻辑,确实让很多人看不懂——要知道,就在交易发生前10天,也就是6月30日,他才刚刚为哈尔滨万达城的开业站了台。刚刚过去的6月份,万达也分别在昆明、济南拿了大宗地块,用于文旅项目的建设。

过去一段时间,万达城几乎是王健林的另一张名片,时刻挂在嘴边。《中国经济周刊》曾在多个场合,听王健林亲口描述万达城的宏图大业,比如“要让上海迪士尼乐园10-20年内赢不了利”;酒店项目更是王健林的“招牌菜”:“我有一个梦想,要把中国酒店品牌打到全世界”。

言犹在耳,这些心头好怎么就突然卖给了别人?毕竟,虽然文旅项目和酒店投资回收期长是业内皆知,但王健林曾多次表示看好旅游业,认为这是“能发财”的投资。再说了,按正常逻辑,万达养着这些项目也并非难事,不是吗?

逻辑

柳传志曾经评价王健林说,其在产业选择上“极具前瞻性而且决策果敢”。

柳传志的原话是:“2000年万达开始做商业地产,当时国内还没有商业地产概念,不仅外人看不懂,企业内反对声音也很多:住宅地产发展那么好,为什么要自讨苦吃?但健林一旦看到住宅地产的局限,就坚决转型做商业地产。现在,万达商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商业地产企业。2010年,万达商业地产做得正红火,健林又一头扎向文化旅游,而且投资之大、动作之快,让人叹为观止。”

就在人们看到王健林为文化旅游产业鼓与呼之际,他已抽身而出。变卖之决绝、动作之迅速,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算上此次变卖,再加上2016年将旅行社业务转让给同程旅游,万达现在基本将旗下文旅业务全部脱手。以至于一位旅游业人士觉得挺遗憾:“万达这样的企业在做旅游,对行业的带动和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以前王首富太高调了,大家的期望值还是比较高的。”

那么,万达这么做,是对文旅业务“突然”失去兴趣了吗?似乎也不太可能。万达这样的企业,每一个动作都会经过深思熟虑、精确计算。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万达通过文旅项目在二三线城市核心地段低价拿地,之后准备套现不干了?

拿地

众所周知,万达文旅项目在地方上拿地往往是以“底价”中标。这是因为,万达文旅项目能带来大量投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给地方政府带来政绩。因而,地方政府对万达几乎是“定向供地”。

不信来看:

6月7日,万达以74.77亿元底价,拿下昆明市西山区24宗商住用地,总面积约92.66万平方米。而这次土地出让公告的条件中,无论是“具备五星级酒店开发经营的经验”、“持有文化旅游项目不少于50万平方米”,还是“竞得人须建设大型综合文化旅游项目”、“规划方案必须包括两个室内主题乐园、一个不低于五星级标准的酒店、一个旅游小镇”——都似乎是为万达“量身定制”的;

而在去年8月,昆明市政府官网就曾发文称,西山区将建万达城,总投资300亿元;

6月30日,万达同样以底价66.75亿元,拍得济南历城区潘田片区的16宗地块,折合楼面价仅为2800元/平方米。而据估算,目前历城区的房价约在1.5万元/平方米。

过去,万达以文旅项目的名义,拿了不少低价地块。但未来,这种低价拿地的模式,很有可能越来越难操作。

曾经被王健林如此看重的产业,为什么突然就不好干了?

难干

关键词:万达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