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新链条带来新面孔 电商下一步怎么走(1)

2017-01-24 16:57:30    经济日报  参与评论()人

网购与传统零售业,正携手拧成“新零售”的长绳。作为新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零售”不仅改造着传统企业,也为它们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对于电商平台而言,只有不断创新,重构新业态,才能用实际行动拥抱“新零售”带来的长期发展机遇——

2017年新年伊始,老牌零售企业银泰终于成为电商巨头阿里巴巴的“嫡系”,阿里巴巴将以74%的持股比例,成为银泰的持股股东。

这笔交易,被业界视为阿里巴巴尝试建立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试验田”的一块“根据地”。正如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勇说的那样:“阿里巴巴集团正与线下零售商共同重构传统业态,创新用户消费体验,用实际行动拥抱‘新零售’所带来的长期发展机遇。”

网络购物与传统零售业,正携手拧成这条被称为“新零售”的长绳。作为新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零售”不仅改造着传统流通业,让传统制造业找到了一块转型升级的“敲门砖”,也同时在赋能互联网产业,让它们有机会在流量红利期告一段落的“下半场”创造出新的机会。

在日前发布的《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中,预计到2020年将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40万亿元,同比“十二五”末翻一番,网络零售额达到10万亿元左右,“新零售”被寄予厚望。然而,“新零售”到底带来了怎样的变化?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又将带来怎样的未来?

新链条带来新面孔

绍兴老板陈国忠的雅格制衣厂靠网购转危为安。2012年,这家过去专做外贸生意的服装工厂因为缺少订单走掉了一半工人,但现在作为专接网店订单的“淘工厂”,去年雅格制衣厂的业绩已经冲到了600万元。在生存之外,从外贸转向网购,也彻底改变了这家工厂的生产方式。“做外贸一年最多100款,1000件以下的单子都不接,但现在一年要出400多款,一款一般只有100件到200件。所以我们开始尝试流水线分工承包的方式改造流程,除去布料成本以外,再根据生产步骤分包给小团队或者工人。”陈国忠告诉记者。

这正是“新零售”赋能制造业的一个缩影。小批量多批次快翻单的柔性供应链让制造从粗放变得精细。“互联网的普及,显著拉近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使得生产方式发生了剧烈的变革。”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主任荆林波如是表示,“从以福特、丰田为代表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发展到以戴尔等IT企业为代表的大规模定制化生产,未来则推动制造业向个性化定制的C2B为主。”

个性化定制已初显热度,包括网易的网易严选平台和京东的“京·制”战略都在朝着C2B的方向努力。“为了解决定制化生产带来的不确定性,多样性和复杂性问题,需要企业在从接到订单,到生产制造,再到交易完成的过程中,依靠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人、原材料、机器的每个加工动作和行为的自动、在线、实时、全面的记录。”荆林波看来,这将直接为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契机。

更重要的机遇来自产业链上种种新面孔的出现。“网红、直播等新业态的出现,预示着消费过程正在转向社交化和娱乐化。但它们往往完全不懂生产,这就势必要对整个后端供应链实行大规模调整和改造。”柔性生产服务商辛巴达的创始人李勇表示。在他看来,未来的生产制造将呈现完全不同的面貌。“系统接到订单后将其打散成为各个业务模块,通过算法分配到产能网络中的若干工厂,并由生产服务中心负责面料采购、品质监控及物流配送。”新的角色由此诞生,“我们称之为供应链专家,它们专门负责跟单,以及整个订单生产过程中的人工协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