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焦点访谈:“双减”一年看变化(4)

推进“双减”,让教育回归校园,不仅体现在课堂。针对以往有些是孩子放学,家长还在上班,只能去课外培训班的痛点,“双减”后,很多学校开展了课后服务。一年来,从最开始的重数量,也已经到了“量”“质”并举的新阶段。

每周三下午的课后服务社团活动,是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五(2)班李昊宇最期待的。因为他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跟着白博士学农艺。白红武博士是江苏省农科院的一名副研究员,水培叶菜是他正在研究的新课题。专业研究员来学校带社团,是因为今年上半年南京市教育局提出的“15分钟教育圈”,就是在学校周边,步行约15分钟左右距离的公益性教科文体场所和单位,都可以纳入课后服务资源。

不仅专业的研究员带来了小农夫系列活动,如今,基于15分钟教育圈,孩子们还可以走出去,走进附近大学的卫星试验中心,参观最先进的科研设备、近距离观察科学家们的日常工作。

焦点访谈:“双减”一年看变化

统筹用好社会资源,一年来,教育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引进了28万名科技人才、文艺工作者、体育教练员等专业人员参与课后服务,大部分县区落实了课后服务经费。数据显示,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已经基本实现了全覆盖,种类达到了一千多种,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比例也达到了90%多。校内课后服务蓬勃发展起来的同时,曾经火爆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如今大大压减。

焦点访谈:“双减”一年看变化

相比此前校外培训市场的鱼龙混杂,在监管之下,校外培训也越来越规范。烟台市民梁女士准备给孩子报个培训班,此前报班时,最担心的问题是培训班的教学质量和机构跑路。现在,她不用再为这个而烦恼。

焦点访谈:“双减”一年看变化

7月,烟台市全面应用了由教育部开发运营的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校外培训机构靠不靠谱,要报班的家长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