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从祁连山麓到金沙江边,辗转千里,不忘刻苦攻读马恩著作;从青葱少年到华发萧萧,一生坚守,一字一句打磨润色推敲……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五研究部的专家们,树立起马列经典编译的光辉典范。如今,中青年业务骨干们接续薪火,将他们的学术思想和道德风范,融入经典编译事业。
北京西单西斜街36号,一个位于京城繁华地段却显得异常宁静的院落。这里是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五研究部所在地,聚集着一批从事马列经典著作编译和研究的学者。韦建桦就是其中一员。自1978年起,他已在这里耕耘了42个春秋。直到今天,当他伏案工作、掩卷沉思时,还会想起1978年的四川攀枝花,想起在简朴招待所里的那番对话。
“在这里,我找到了守志报国的阵地、安身立命的家园”
1978年,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以下简称“中央编译局”,第五研究部原属机构)招收编译研究人员。经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严宝瑜教授推荐,编译局专门委托副局长顾锦屏来攀枝花,考察韦建桦。
韦建桦1970年毕业于北大,先被分配到甘肃武威农场,后来调到攀枝花钢铁基地。从祁连山麓到金沙江边,风雨八载、辗转千里。他种过果树、烧过砖瓦,当过机关秘书。不管做什么,他都努力利用一切机会研读马恩著作。
清晨,在激流汹涌的金沙江畔,他高声诵读德文版和中文版《共产党宣言》,领会原文要旨;夜晚,在川滇交界的吊脚楼里,他对照中德文本学习《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等著作,体悟译文妙笔。那些艰苦岁月里,马恩著作始终是他心中的灯塔,而经典译本的诞生地——中央编译局,更是他向往的地方。
在攀枝花招待所,韦建桦见到了顾锦屏,向他汇报了多年来的学习体会,并借此向顾老师请教有关马列经典作家生平、经典理论要义和经典著作翻译等问题。顾锦屏一一解答,又仔细翻阅了韦建桦所做的笔记和卡片。顾锦屏喜出望外,他没想到:“大山里竟然还有这样一个熟读马列经典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