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克人民论坛网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治大国若烹小鲜,基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根,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只有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才能更好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9月26日,“大国小鲜@基层之治”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江西省南昌市深入开展。借势信息化、大数据发展运用,以智治为主牵引,充分发挥“城市大脑”的智能、智慧、智治的社会治理体系作用,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既是推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地生根的重要举措,也是南昌市社会治理工作补短板、强弱项、促创新的重要探索与突破。
近年来,南昌市紧紧围绕打造大南昌都市圈的目标定位,认真贯彻江西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借势信息化、大数据发展运用,以智治为主牵引,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全力化解各类风险挑战,最大限度提高治理效率,破解大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难题,不断强大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支撑能力,全市社会治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治理效能如何,最为根本的是要看能不能代表最广大人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永远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是衡量基层治理效能的首要检验标准。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唐任伍教授认为,“基层治理是否很好,就看广大人民群众是否获得了实惠,幸福感、满足感是否提升了?”南昌市委市政府在“智治”市域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始终深刻认识、牢牢把握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一根本性命题,把握“治理”的内涵与真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社会治理为了人民,善于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创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机制,创新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的机制,让群众的聪明才智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不竭源泉。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智治”的出发点、落脚处和评判标准都应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是否满意”这一根本性问题。群众关心什么,需要什么,什么就应是基层治理的工作重点。无论是“网络+网格化”的“雪亮工程”,还是“不见面审批”高效服务的“数字化政府”建设,南昌市域治理的“智治”现代化推进都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参照系,实现“智能采集、智能解析、智能应用”的有机结合,让科技更好地为社会安定有序、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服务。
红谷滩区紧密结合全国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以“智治”为支撑,以综治中心实体化为突破口,把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作为最基础的工程来抓,将社会治理工作不断拓展至全过程,有效践行了“全周期”管理理念,提升了辖区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提升党委政府治理能力和效率。综治中心已然成为党委政府第一时间想得到、用得上,人民群众信得过、离不开的“为民服务中心”。
符合人民利益,致力于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造福人民,是基层治理的根本出发点。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法制、德治、自治相结合的“智能、智慧、智治”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江西省南昌市在“智治”市域治理中不断探索的创新实践,为有效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寻找到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助力“治大国若烹小鲜”由传统文化中的理想追求转变成现代社会治理中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