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开市一年来,响应企业发展需求,开展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初步践行了包容性、适应性。以科创板为引领的这一轮资本市场改革,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更加契合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市场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升级,是加强本土市场与国际市场互联互通的保障,将推动中国市场进一步国际化
7月22日,科创板迎来一周岁生日。新编制的上证综合指数将科创板上市证券纳入其中。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实时行情于23日正式发布。这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增量与存量相结合的改革进入新阶段。
第一,不拘一格开辟融资和并购通道。
资本市场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但长期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响应存在较大不足。2017年7月份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资本市场在构建多层次体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完善基础性制度、精准拆弹化解风险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2018年初,提高市场的包容性、适应性即被列入重要工作日程。
科创板开市一年来,响应企业发展需求,开展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初步践行了包容性、适应性。多样化的上市门槛为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开辟了上市融资通道,目前已有亏损公司、红筹架构公司、特别表决权公司上市。科创板还在并购重组制度上着力完善,鼓励科创公司开展市场化资产重组,减少行政审批,显著提高公司资产整合力度和效率。华兴源创重大资产重组案便是一例。
科创板满足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的制度设计,原则上也适用于所有市场板块。近期开始试点注册制的创业板市场也将在适应性、市场化方面开展更多尝试。
第二,为创新驱动打开巨大市场空间。
我国经济已经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创新和科技竞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必须依靠市场力量。科创板肩负着培育更多科技创新企业、助力经济转型升级的使命,其他板块当然也肩负着支持创新驱动的职责。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创板建设是引领全市场促进创新资本形成,大力推动科技、产业与金融良性循环的战略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