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同样的感触,出现在不少挂职学者心中。一位正在最高人民法院挂职的学者认为:“仅就数量而论,当今中国法学理论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但是其中真正富有理论洞见、蕴含现实关怀,既能科学有效地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又能引领中国法治发展方向的研究成果却不多见。法学研究中从理论到理论、拿来主义,甚至先‘想象并制造问题’再‘解决问题’,常为人所诟病。”
在司法一线的工作,让学者们感到,中国当前的法治实践中,存在大量的富有实践价值、亟待理论补给的本土问题,法学研究的中国问题面向,可谓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党的十八大之后,建构“法律体系”的任务转变为建设“法治体系”,推进“依法治国”迈向全面建设“法治中国”,新的愿景催生了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司法责任制改革、内设机构改革等一系列系统性、重构性变革,都召唤着学界与实务界更加通力合作。
在付强看来,学界与实务界的互动交流确实更密切了。专家咨询委员会成为司法机关“标配”,重要案件委员们都会进行论证;联合申报课题屡见不鲜;近年来,还推出了从律师和法学专家中公开选拔法官、检察官的机制。“挂职可以说是历史的选择,随着法学专业发展,人才不断增多,实务人员结构更替,相信会有更完善的交流形式。”
《光明日报》(2020年07月11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