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事例,在陇南脱贫攻坚战场上随处可见。
脱贫路上,每一年,每一月,甚至每一天,陇南都在发生变化:
6.18万人——这是“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数量;
49万多人——这是农村危房改造的受益人口;
180多万——这是解决农村安全饮水的人次;
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100%;9县区综合医院、1万人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全部达到标准;2015年至2018年以每年3000公里的速度推进农村公路建设……
接力奔跑,仍需加劲冲刺。一张张军令状直指最后贫困堡垒,火力更集中,措施更密集,陇南人要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抓住最后的“窗口期”,纵深推进“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和、易地扶贫搬迁、村组道路建设等“5+1”专项提升行动和各类巡视督查反馈问题整改,村村到、户户查、人人过,一遍一遍“过筛子”,补齐所有短板弱项,堵塞所有漏洞盲点;要确保所有整改问题见底清零,确保水、电、路、房和学校、卫生室等各项硬件指标如期全面达标,确保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各项政策措施精准落实到位。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咬定目标,我们越到最后越要绷紧弦,继续答好这道“基础题”,确保硬件达标。
答好“综合题”,确保收入过线
做衣领、上拉链、缝袖口……坐在整洁的扶贫车间里,刘芳军熟练地操作缝纫机、赶制校服。对他而言,从前在大山的“石头缝里种地”的艰难岁月就像一场远去的梦。
刘芳军的家在武都区安化镇樊家坝村,几年前,他和妻子在外地打工,孩子跟着没少受罪。去年9月,子文扶贫车间在镇上成立,夫妻俩成为这里的“上班族”,每月有近万元的稳定收入。
这样的场景,在陇南大地总能找到相似一幕。
近年来,陇南持续推进产业和就业扶贫,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扎实推进农村村组道路建设和易地扶贫搬迁,强化兜底保障,用好东西扶贫协作和中央定点帮扶力量,着力提升脱贫质量。
越是脱贫成本高、攻坚难度大,越要超常规发力。陇南还在实践中创新探索出上承中央省委精神、下接陇南地气的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等脱贫攻坚新路子,着力提升了脱贫成色。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注定难度越大。
全市剩余的未脱贫人口,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已脱贫人口中,有的产业基础薄弱,有的就业不稳。再加上疫情影响,给脱贫攻坚增加了新挑战。
甘肃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上,陇南表态: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继续答好脱贫攻坚“综合题”,确保收入过线。
通过“拉内需、找刚需,政府引、同城配,增就业、保民生,都学会、政府退”,推动产业提升、服务升级,千方百计对冲疫情影响——
疫情期间,全市因势利导上线同城配送平台64家。要继续发展电商同城配送,促进农产品销售,促进形成卖全国、卖跨境的“外循环”和自产自销“内循环”互补发展。
通过“外出务工、本地项目工地务工、公益性岗位、扶贫车间务工、劳务奖补”五措并举,确保贫困群众工资性收入不减——
1至5月,全市输转劳动力62.5万多人。要继续加强技能培训,提高组织化输转水平,全力做好农民工返岗复工,让有输转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应输尽输;
目前,全市创建扶贫车间343家,吸纳富余劳动力近万人,累计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4万多个,要继续保障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等特殊贫困户就业增收。
通过“长短产业齐抓、农业保险、电商扶贫、消费扶贫”四管齐下,确保经营性收入不减——
继续持续推进脱贫产业,花椒、核桃、苹果、油橄榄“四棵摇钱树”,中药材、食用菌、苗木、茶叶“四个特别特”,养鸡、养蜂、养猪、养牛“四个特色养”,“麻辣香甜”特色品牌;
↑花椒是陇南的特色产业。
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保险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
2019年电商收入对贫困群众的贡献额再创新高,要继续树立抓电商就是抓脱贫、抓经济、抓发展的思想理念,发挥电商扶贫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衣领子”作用;
采取市场运作、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多元模式,充分调动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多措并举开展消费扶贫。
通过“兜底保障、防贫保险、社会救助”三重保险,坚决守住脱贫底线——
目前,全市共保障农村低保对象5.79万户16.94万人,保障农村特困供养人员17263人,要继续关注“老、病、残”等特殊困难群体的脱贫问题,全面落实临时救助、残疾人补贴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补尽补”。
答好“加分题”,确保环境改善
“村里有些危房十几年都没有人住,房子快塌了,不拆除既不安全也影响环境。”宕昌县哈达铺镇下罗村村民李福生说:“通过拆危治乱,村里屋外整洁干净了,人住着也舒服了。”
↑青山绿水是陇南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