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另一场“大考”(3)

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另一场“大考”(3)
2020-05-27 15:10:22 科技日报

宋柏林告诉记者,吉林省科协近年来创新打造集科技竞赛、科技项目交流、科技人才培养等16项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吉林省青少年科技节品牌,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今年,还将承办中国科协第3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另一场“大考”

3、强化科普工作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按照国际标准,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公众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

据中国科协发布的第十次全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2018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8.47%,说明我国公众的基本科学素养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强化科普工作,是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最直接的手段。在此次疫情中,各类信息飞速传播时,许多科研工作者站了出来,大专家成了“网红”;各级政府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把最新的进展和医学知识带给了公众……

这些科普工作都起到了澄清谬误、平复恐慌、传递知识的作用,有效地提升了公众科学素养。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复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重视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同时,还要加大对公众科普的投入,全面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只有提高了公众的科学素养,塑造创新理念,才会对创新源头的研究给予更多重视,科技创新发展培育才会有更深厚的土壤。”

司马红表示,强化科普工作,权威科普平台的作用不可忽视。“公众面临一般性科普信息过载和权威性科普信息短缺的矛盾,主流科普传播能力亟须进一步提高,公众也需要一个权威的科普平台。”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