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环境时评|完善医疗废物处置机制 守好“末端”防线(2)

环境时评|完善医疗废物处置机制 守好“末端”防线(2)
2020-04-14 10:40:33 生态环境部

处理医疗废物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也是一道公共卫生防线。医疗废物的安全高效专业处置,关系着疫情防控的成效。今年2月2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短板。不久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十部门印发《医疗机构废弃物综合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加强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在2020年底前实现每个地级以上城市至少建成1个符合运行要求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到2022年6月底前,实现每个县(市)都建成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方案》也提出,完善信息交流和工作协同机制,促进医疗机构产生的各类废弃物及时得到处置。攻坚克难、务实行动,把相关措施落细落实,才能切实提升处置能力、消除各类风险隐患。

对于传染病疫情期间的医疗废物,实现其完全无害化处理,必须达到无死角、零疏漏、全防控的最高等级处置水准。这要求我们加快补齐短板,同时建立长效机制,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积极顺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一方面,加大集中处置设施的建设力度,为每个区域配备足够的处置设施或集中转运体系。与此同时,努力提质增效,更好满足处置需求。比如,采取信息化手段,使收集、转运等各环节高效协作,对各类医疗废物进行精准分类,提高安全环保科学回收处置技术,等等。此前,一些地方存在输液瓶(袋)被不规范回收、非法倒卖的现象,在此次补短板的过程中,也应同步治理,确保辖区内医疗机构输液瓶(袋)回收和利用全覆盖,并做到闭环管理、定点定向。

不弃微末,方可标本兼治。完善医疗废物处置机制、守好“末端”防线,不仅能满足疫情防控需求,也将推动提升公共卫生管理能力,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