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环境时评|完善医疗废物处置机制 守好“末端”防线

环境时评|完善医疗废物处置机制 守好“末端”防线
2020-04-14 10:40:33 生态环境部

处理医疗废物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也是一道公共卫生防线。医疗废物的安全高效专业处置,关系着疫情防控的成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疗废物处置需求激增、压力加大。据生态环境部4月6日通报,1月20日至4月4日,全国累计处置医疗废物23.2万吨,目前全国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为每天6070.6吨。作为疫情防控的“末端”,如何确保医疗废物应收尽收、应处尽处,妥善进行无害化安全处置,事关疫情防控成果的巩固。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不同于普通的废物、垃圾,医疗废物若处置不当,其作为传染源极易引发污染事故,危害周边居民健康,影响当地经济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国家推行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医疗机构应有专人或部门负责医疗废物处置,并对接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机构,进行分类收集、消杀、转运、处置。

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在诊疗新冠肺炎患者及疑似患者、发热门诊和病区(房)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均应当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医疗废物迅速增加,尤其是武汉市,最高峰医疗废物的产生量达到每日240多吨,处置压力巨大。在不少城市,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处于超负荷运行或满负荷运行的状态。在这种背景下,各地积极应对,采取增加移动处理设备、水泥业跨界补位、跨区域协调处理等多种方式提高医疗废物的应急接收和处置能力。但这种应急“补位”也提示我们,当前相关集中处置设施和能力还存在短板,不能满足现实需求。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