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本清源,减持是非面面观(2)

正本清源,减持是非面面观(2)
2019-10-09 13:56:03 上海证券报

记者注意到,从沪市情况看,减持计划披露的减持数量和实际减持数量相对市场总体市值均占比较小。截至今年8月底,沪市上市公司大股东及董监高合计计划减持金额约1250亿元,约占同期沪市流通总市值的0.4%。沪市上市公司大股东及董监高实际减持金额约692亿元,占同期成交金额的比例约为0.18%。2018年,上市公司大股东及董监高实际减持金额约550亿元。整体来看,2019年前三季度累计减持金额较2018年全年略有增加。

此外,减持对股价的影响其实也相对有限。短期来看,减持计划的披露确实对二级市场会造成一定的压抑作用。以沪市公司为例,今年以来,减持计划披露当日对上市公司股价有一定程度下跌,但剔除上证指数影响后,平均跌幅为1.59%,跌幅不大。

从长期来看,减持计划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逐渐减弱。随着计划披露后时间的不断推移,沪市公司股价累计跌幅呈逐渐缩小的趋势,计划披露后5个交易日、10个交易日、1个月、3个月的剔除上证指数影响后累计涨跌幅均值为-1.58%、-1.21%、-1.22%、-0.79%。总体上看,减持行为对股票交易并没有造成大的扰动。

客观理解减持机制与政策

目前,将减持简单等同于套现离场似乎成为市场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减持行为在一定意义上被视为一种“原罪”,只要有公告减持计划,就被认为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但如果市场参与主体真的“一个都不能走、一股都不能减”,那市场的流动性恐怕就无从谈起了。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股市要避免成为死水一潭,核心就是要通过市场引导资本有序进出,这也是资本再形成的需要。无论增持还是减持,只要合规,均是资本市场的正常交易行为。

实际上,减持本身是中性的。当前,资本市场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深层次来看,或源于市场流动性不足、资金入市意愿不强、资本形成机制不畅。因此,更需要顺畅市场机制,减少对市场正常交易行为不必要的扰动。

关键词:

相关报道: